彰武县:昔日“沙窝子” 今朝“鱼米乡”

侯悦林

2021年03月30日07:2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彰武县以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三生融合”纪实

仲春时节,柳河两岸,旌旗招展。

阜新市彰武县柳河综合治理项目红火开局,半年后,这里将铺展开一幅“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

彰武人满怀豪情,在辽西北防风治沙最前沿,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端,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绿色屏障,让“沙窝子”变成“鱼米乡”。

近年来,彰武县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增值的通道,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样本。

构建“3+2+2”生态治理体系

柳河,自科尔沁沙地而来,在彰武县蜿蜒穿行上百公里后注入辽河。

柳河,名字虽然秀气,却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每逢汛期,河水夹沙而下,每立方米最大含沙量达1440公斤。在辽河众多水系中,柳河水最少、沙最多,被称为“北方小黄河”。

风沙从水陆两路袭来,彰武也因此被称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全省沙化面积的1/4。如何防沙治沙用沙,是必须答好的新时代考卷。

然而,做好这份答卷并不容易。历史欠账多、财政收入有限的收支矛盾如何破解?农民眼前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如何平衡?生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在哪里?

一个个难题,需要改革创新来破解。

对矛盾不回避,对短板不遮掩,对问题不敷衍,彰武县委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把县委常委会会议开到沙坨子,开到治沙英雄侯贵的林中小院。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产生一批理论和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生态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

2018年,彰武县提出建设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辽宁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立足于全面施策、标本兼治,大手笔构建“3+2+2”生态治理体系。开展以林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三大工程,“三沙”共治,牢牢缚住“黄龙”;推进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革,一手抓技术推广,一手抓种植结构调整,“两手”齐抓,改良沙化土壤;实施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人治与法治并重,确保有人管、有人护、有人养。

“以水含沙”让柳河安澜

以水含沙,是彰武因地制宜、化害为利,探索出的防沙治沙用沙新模式。

柳河难治,难在“沙”上。每逢春季,数里宽的河道成为风沙策源地,白昼俨如黄昏,久而久之在两岸形成大面积次生沙地,农作物大量减产,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为了治理母亲河,彰武人不断加固、加高堤坝,栽下道道林带。然而,水来土掩的传统做法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治辽河,必先治柳河。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彰武县委书记刘江义告诉记者:“彰武县积极融入辽河全流域治理体系,启动柳河综合治理项目,让柳河美起来,两岸百姓富起来,城区发展快起来,打造鱼米之乡、塞上江南、宜居县城。”

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省水资源管理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沿河70公里堤防生态带,大幅提升防洪标准;打造城区段4公里景观带,加速城区重心西移,把柳河打造成内河;在满堂红镇、大冷镇、冯家镇开发5万亩稻蟹立体养殖水田,形成50余平方公里湿地。

在满堂红镇蘑菇沟村程沟屯,柳河突然拐了个直角弯,流向从东西改为南北。河水左冲右突,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地变成深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春丰说:“我们村改造任务是8000亩。引水进田以后,柳河泥沙摇身一变成了优质肥料。”

李春丰这番话道出了“以水含沙”的奥妙之处,“留住水、含住沙、改良田、护生态”。以前,彰武生态建设有两难:风沙和缺水;而如今,综合治理一题双解,让柳河安澜,一改“游荡”本性,变身生态型河道、富裕型河流。

用实打实的改革成效说话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彰武是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1952年,首个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台镇成立。彰武县委从波澜壮阔的治沙实践中,凝练出“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组建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大力弘扬、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干部成为新时代治沙精神传人。

2018年,彰武首开整县推进互换并地改革先河,把零散、细碎的承包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整块”。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十万农户的鼎力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互换并地成为锤炼干部作风的大舞台,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分包一个乡镇,机关干部佩戴党徽与村民面对面,志愿者突击队活跃在村屯。

不搞一刀切,用实打实的改革成效说话。在前福兴地镇徐家村,互换并地以后耕作和灌溉成本更低,每亩增收上百元。

“不种庄稼改种草?”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启动后,个别村民一时转不过弯儿。2019年正月初四,县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示范区,和村民掰着手指头算细账、唠远景。没出正月,一期工程12万亩土地流转完毕。

短短3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48.1万亩,在北部4个乡镇建成54万亩草原,示范区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80%,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以林挡沙、以草固沙。据测算,百公里外的沈阳市大气降尘量下降8.6%。

去年以来,面对“沙坨子还能种水稻”的疑问,党员干部深入3000余户村民家中,挨家挨户倾听群众心声。李春丰说:“我们村涉及369户,平均每家入户5次,最多的去了13趟。”

权威专家进了村,实地检测土壤,勘定适宜地块,让群众心里托底。文艺宣传队进了屯,用喜闻乐见的节目宣讲“旱改水”的好处。

顺民心、得民意,虽然涉及千家万户,自然水到渠成。满堂红镇党委书记王立伟感慨:“互换并地、草原建设的成果实打实摆在那儿,再加上党员干部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旱改水’得到百姓的热情支持。”

当岸边的垂柳泛绿,柳河史上规模最大的治理工程如火如荼。治理母亲河是42万彰武人民的百年夙愿,梦终成真。

当青草长出嫩芽,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重披绿装,昔日皇家牧场的盛景消失百年后今朝重现。

从风沙漫卷到鱼米之乡,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沧桑巨变与风物流转,恰是献给建党百年的最好礼物。

(责编:孝媛、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