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瓦房子镇凌河湾社区的第一书记,大家可以叫我小边书记,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咱们瓦房子镇的特产岩青兰茶。”1月22日,边海娇正娴熟地进行直播带货。从朝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到朝阳县瓦房子镇凌河湾社区任第一书记以来,边海娇为当地产业脱贫积极奔走,想出路、找项目,终于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如今,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小边书记”。
偶遇“大把抓”,“小白”变“专家”
朝阳县瓦房子镇凌河湾社区是朝阳市唯一一个位于乡镇的社区,社区居民大多为原鞍钢锰矿工人及家属。随着矿区的停产,社区的工人们失去经济来源,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社区没有耕地和山林,所以想要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缺乏自然条件。边海娇了解到这些情况,她清楚,只有找到好项目才是脱贫致富的好出路。
就在边海娇急于为产业脱贫工作寻找突破口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喝到了当地一种俗名为“大把抓”的茶,边海娇尝试喝了几口,没想到,“这茶一入口很清香,挺好喝的”。
当地社区干部向边海娇介绍说:“每年端午节前后,瓦房子地区的老人都会上山去采茶,回家简单加工后晾干,就可以煮水饮用。据说,‘大把抓’茶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边海娇喜出望外,回城之后,她立即查阅有关“大把抓”的资料。一查才知道,这个俗名为“大把抓”的茶叶,学名为岩青兰茶。此茶对身体极好,特别好喝。
“以前我接触茶少,只是喝过绿茶、红茶,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但是通过长时间的了解,我发现,这茶真是个好东西。我现在也算得上研究岩青兰茶的半个专家了。”边海娇自信地说。
随着了解的深入,边海娇的思路逐渐清晰:将岩青兰茶产业作为社区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载体。
品牌促发展,茶香凌河湾
边海娇决定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市场监管部门选派干部的优势,找准定位,整合资源,成立公司。经过认真筹备,2018年10月,村办企业——朝阳县凌河湾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成立后,边海娇为岩青兰茶申请注册商标“凌河香”,并正式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批准使用。2019年5月,边海娇又协调朝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科室,对岩青兰茶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国家代用茶标准。
从此,公司以岩青兰茶的种植、加工、茶叶采摘旅游一体化为发展目标。2019年4月,公司与当地岩青兰茶种植户达成合作协议,确立了岩青兰茶生产采摘基地。
目前,公司已与10户种茶采茶户达成合作协议,茶叶采摘后无需烘干晾晒直接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这给岩青兰茶种茶采茶户吃了一颗定心丸。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岩青兰茶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入种植行列。
岩青兰茶产业还带动当地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岩青兰茶种植户马秀芳说:“以前我家种茶叶,就在附近的集市上卖,卖不上好价,现在通过品牌宣传,价格上来了。现在,我这8亩地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块钱。今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再种5亩地。”
2019年底,当地岩青兰茶产品作为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在北京首农集团召开的朝阳(北京)农产品展销暨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2020年初,边海娇通过与朝阳县农业农村局沟通,促成岩青兰茶产品参加了朝阳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2020年12月,边海娇又与朝阳团县委对接,参加了在朝阳万达广场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如今,岩青兰茶已成为朝阳县瓦房子镇凌河湾社区一张响亮的名片。
走进直播间,带出示范村
2020年,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岩青兰茶产品,凌河湾社区以村办企业朝阳县凌河湾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快手APP成立电商平台——快手小店。小店开通后,上架了岩青兰茶、朝阳小米、肖氏蜂蜜、水果玉米等20余种朝阳特色农产品,边海娇也当上了“主播”,每天通过直播带货、录制乡村风光等视频,慢慢积累了一些人气,小店也做得越来越红火了。小店成立半年以来,共发布推广朝阳特产的视频60余个,开展直播带货50多次,销售朝阳小米1000余公斤,岩青兰茶礼盒20套,沙棘茶和蜂蜜也成了热销产品。2020年,凌河湾社区获得了由朝阳市政府颁发的“朝阳市农村电商示范村”称号。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电商平台运作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在社区开展电商直播相关知识培训,以凌河湾社区电商平台为龙头,带动更多农户,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农产品,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对于2021年,边海娇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