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80后借书12万余册成阅读主力

2021年01月19日06:5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省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显示——

读者在省图书馆新书坊阅读。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你有多久没认真阅读了?近日,辽宁省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显示,新增读者性别占比中男性44.85%,女性55.15%。80后全年借书12万余册,成为阅读主力。《大江大河》(原著《大江东去》)以全年320次的借阅频次,登顶省图书馆读者借阅量排行榜。为何80后成为阅读主力?为何坚持纸质阅读?为何《大江大河》《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图书受青睐?针对这些问题,1月15日,记者采访了省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欣。

80后 为何成为阅读主力

“2020年阅读盘点”是省图书馆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读者推送的可视化的阅读服务数据,这些服务大数据是将当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读者借阅行为进行聚类、分析,从局部反映出目前本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读者群体阅读倾向和图书馆文献利用的效率。

省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青年读者26298人,其中,男性7653人,女性18645人;新增中年读者3085人,其中,男性835人,女性2250人;新增老年读者849人,其中,男性312人,女性537人。各年龄段借阅量显示,80后全年借书125735册最多,成为阅读主力。

虽然网络上电子图书的阅读人群每年都在增加,但有相当一部分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仍选择纸质阅读。为何80后成为阅读主力?李欣认为:一是从社会和工作压力上看,80后群体需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他们的阅读更倾向于经典或专业书籍,以期充实自己。二是从80后借阅图书中分析,80后给孩子借的图书非常多。他们的孩子现在基本是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为孩子借书体现出80后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阅读非常下功夫。另外,女性比男性借阅率高,是因为大多数母亲来图书馆为孩子借书,避免孩子过度使用手机。三是虽然网上电子图书非常丰富,但阅读电子图书的群体多是90后和00后,80后还是喜欢纸质阅读。

纸质阅读能带来阅读的真实体验

阅读这种慢工夫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娱乐元素诱惑,令人逐渐丧失读完一本书所需的耐性。当然,人们还是在阅读,只是阅读方式变成碎片化浏览。微信公众号平台汇集了各行各业的资讯和文章,令人目不暇接,一个月下来涉猎的知识面会很广。

但为什么还有人坚持纸质阅读?李欣说,尽管目前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读者每年都在递增,但数字化阅读不能取代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没有那种沉浸的体验,纸质的阅读,会体验到沉浸的感觉。不是所有门类的图书都适合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阅读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比较浮躁。有很多读者喜欢到图书馆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捧一本书阅读,也有人喜欢把书借回家读,这样会有阅读的真实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人宁愿选择做“低效”阅读者,细品慢悟,给灵魂留足升华的时间,也不做以碎片化信息替代书籍的“高效”读者。一位读者说,他喜欢在自己阅读的书上写读书笔记,纸质书上的读书笔记记录了他的成长岁月。可见,纸质书承载的不仅是文字,而且承载了一个人的思考、记忆与足迹。

热播电视剧带动图书热销和阅读

在“2020年阅读盘点”中,省图书馆同时发布了2020年读者借阅图书排行榜前十位的书籍。在这个榜单中,除了《大江大河》《锦绣未央》等已经拍成电视剧的小说引来读者的阅读和关注外,《约翰·克利斯朵夫》 《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名著依然受到读者的青睐;同时,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上榜。《大江大河》《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书籍为何受读者青睐?

李欣说,读者选择书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今年上榜图书为例,《约翰·克利斯朵夫》《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世界名著依然抢手,借阅量一直名列前茅;作者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榜单中金庸、古龙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他们的书流通量很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也能看到电视剧和书籍的互相影响,图书大热,成为热门IP后会被拍成影视作品,而电视剧的热播也会带动图书的热销和阅读。去年,电视剧《大江大河》热映,《大江大河》这本书一跃成为借阅榜首,《锦绣未央》也是这样。

不论生活节奏如何加快,我们都要保持对书籍阅读的渴望。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说,省图书馆进行年末阅读盘点,以期从数据角度出发,通过对读者借阅的分析和研究,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从而提升整个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让更多的人走进省图书馆。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