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科院实施科技扶贫 选派技术人员到一线挂职

本报记者 刘洪超

2020年12月01日07: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

  “侯大姐,这些羊肚菌一定得保证光照,还要多通风,才能让菌盖更长、菌柄变短,保证产量和质量。”一大早,辽宁省农科院驻岫岩满族自治县科技扶贫工作队队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张季军驱车近两小时,来到清凉山镇清凉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侯岩家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传授栽培技术。

  近年来,辽宁省农科院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选派专家到地方挂职,创新实施科技扶贫示范引领基地院县共建模式。

  2017年,侯岩的丈夫因病卧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我们协调政府扶贫资金帮她建起了蔬菜大棚,又请来辽宁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食用菌种植技术。”清凉山镇党委书记石钰说。

  今年,侯岩家种植食用菌的收入近5万元,“镇里修建了扶贫大棚,农科院专家传授技术,张老师一周来村里两三趟,做指导、提建议,我也有了一技之长。”

  清凉山镇镇长屈广慧介绍,“2018年至今,镇里筹集资金15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60多栋大棚,农科院专家给我们送来了技术,通过发展食用菌等特色生产,14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稳定脱贫,年人均收入达到5300元以上。”

  上午10点在清凉山镇政府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培训,12点到老爷庙村现场指导香菇发菌期的环境管理,下午1点到汤沟村给菇农讲解冬季平菇栽培注意事项,3点到东兴村帮扶食用菌基地建设并查看大球盖菇的长势,5点返回县城与食用菌加工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张季军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的车4年跑了20万公里路,能为贫困户增收尽一分力,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张季军说。

  作为食用菌栽培专家,张季军拥有香菇、滑菇等6项国家发明专利,还参与制定了5项辽宁省食用菌地方标准。他将这些专利和技术,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

  食用菌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木屑,他指导村民采用层架栽培模式,每个大棚在消耗同样木屑的情况下,还能额外增收5000余元;他用日光温室栽培出羊肚菌,并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全套栽种技术;他研究的玉米芯和杨树木屑栽培滑菇的发明专利,也在岫岩县东部山区全面推开。

  通过改良品种、新技术示范,张季军带领团队建起了滑菇示范基地、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和羊肚菌示范基地。不仅如此,他还为当地培养了20名科技带头人,建立科技示范户30户,扶持食用菌企业4个、食用菌合作社12个。

  据统计,自2015年起,辽宁省农科院共组建33个扶贫工作队、104个科技特派团,选派18名科技副县长和43名第一书记(副乡镇长)长期工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实施科技项目270项,建立扶贫示范基地1043个,带动15.4万贫困人口发展脱贫产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责编:汤龙、王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