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辽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赵  静

2020年10月07日07:46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好生态带来高质量发展

10月5日清晨6点多,鞍山海城市牛庄镇龙泉村水管员毛纯才,和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来到村子几公里外的海城河巡河。“你看这水多清,河道多干净,还能抓到小鱼和蛤蟆呢,可不是前几年黑水横流的样子了。”毛纯才一边笑着一边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30余项治污工程,严格的巡河管理,让海城河再次焕发勃勃生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这样碧流清水绕城郭的景象,在我省随处可见。

“十三五”以来,我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两大任务,立足实际定措施,围绕全局抓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成果,源于决心。落实整改任务,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各地各部门全力推进,一大批积存的生态环境难题得到解决:沈阳祝家污泥堆存场完成污泥无害化处置及生态修复;长期水质超标的北沙河,今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两项指标稳定达标;大连金州老城区污水直排入海问题彻底解决……截至目前,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41项整改任务已完成91项。

13932件群众举报信访问题,办结率99.6%。

治污,须用铁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5年来,我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等多种手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敢于啃硬骨头,我省在“突破水”上成绩扎实。“十三五”特别是201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辽河流域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工业、生活、农业三源齐控,辽河流域由中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今年更是大幅改善。以母亲河治理为牵动,我省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今年前8个月,全省地表水86个国考断面优良比例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全省河流水质达到2018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水体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COD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54.3%、38.1%、10.8%。今年二季度,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1.4%;其中,渤海优良水质比例达79.6%。地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比例达98.1%。

“巩固气”成效显著。自2015年11月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后,我省以重污染天气应对为重点,坚持控煤、治企、控车船、降尘、控秸秆多措并举,靶向解决问题,大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今年前8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改善18.4%;优良天数195天,与2015年相比增加15天,让群众看到更多蓝天白云。

“治理土”稳步推进。2016年,我省在全国第一个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打响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65.3万亩。313个污染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管理系统,已修复10块。完成48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盘锦市大洼区、双台子区、盘山县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提前完成,累计完成2352个村,超额完成352个村。随着村庄“颜值”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

着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省全面落实《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印发实施《辽宁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发布《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天蓝、地绿、水净,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注脚,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展望“十四五”,辽宁绿色发展的步伐将越发坚实,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