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6000米冰川区沈阳“云雀”振翅翱翔

岳雨

2020年09月12日08:09  来源:沈阳日报
 
原标题:在海拔6000米冰川区沈阳“云雀”振翅翱翔

  “云雀”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工作。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记者9月11日获悉,为深入实施“科技助力青藏科考”,促进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揭示,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以下简称为“云雀”)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我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恶劣多变,尤其是极高海拔区科考活动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有些区域甚至难以达到,严重制约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续开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国内技术团队,围绕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机器人移动与作业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云雀”突破了“稀薄大气中的高效升力系统设计”“高原强风干扰下的自主控制”等技术瓶颈,实现了空气稀薄、强风扰等极端环境下的自主起降、定点/航迹飞行、仿地飞行、动静态障碍物避碰等自主功能。“云雀”具备携带5公斤科考载荷、抵御7级大风以及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飞行近30分钟等综合能力,是我国首款适应极高海拔环境的科考飞行机器人。

  在近日的科考中,“云雀”在海拔6000米的廓琼岗日冰川区完成了冰面温度热红外影像监测、冰川三维地形勘测与建模、高空大气温湿压与黑碳通量垂直廓线监测工作。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完成了深部水体样品自动化采集和湖水温度垂直剖面实时监测工作。本次科考充分验证了“云雀”的自主作业能力可覆盖青藏高原所有野外科考站和绝大部分冰川区,其兼具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精准作业等特点,有望形成全新的精细化、智能化科考作业模式。

(责编:王斯文、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