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东区:发力稳就业激活新动能

金晓玲  丁  冬

2020年03月20日07:55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沈阳市大东区:发力稳就业激活新动能

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充分有效激活“需求-生产-就业-收入”的循环链条已成当务之急。

当前,稳就业就是稳大局。沈阳市大东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工作安排,立足区域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强化“链式思维”,探索施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手抓完善服务,切实稳定已有岗位存量,一手抓产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充分扩大岗位增量,用“两手抓”的思维抓准、抓实、抓赢稳就业的“基本盘”,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为经济运行的全面复苏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早谋划 “链式思维”贯穿全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全国各地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之中。但疫情影响下,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等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加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成为亟待破解的首要问题。

“目前大东区98.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这些规上企业虽然纳税占全区总量的七成,但吸纳就业达七成之多的却是中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服务业领域。”大东区委书记王新北说,“这就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要树立起全盘发展的理念,用‘链式思维’统揽和贯穿区域发展全局,按照‘六稳’工作要求,因时因地因势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全力以赴稳住就业。”

摸清“问题链”,大东区充分依托区域内特有的“一网一格多功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行业协会、地区商会工作网络,超前谋划、提早动手,全面摸底全区各类企业面临的问题、用工方向等信息,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底数。

完善“服务链”,对照梳理问题底数,有针对性地快速搭建岗位需求信息对接、政策服务供给对接、人才技能按需提升的服务平台,创新施行“点对点招聘”“一对一解难”“云招聘”“柔性带岗培训”等举措,推动具体问题在持续完善的服务链条上高效解决。

盯准“产业链”,围绕项目建设,聚焦军民融合发展、区城携手“飞地经济”发展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全力保障充分复工复产、发力招商引资,引导支持非公企业扩大就业、抱团成长,在持续扩大就业岗位增量供给的同时,强壮产业弱项、补齐产业短板,培育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激活“运行链”,切实将复工复产、稳定就业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通过稳就业持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进一步推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深服务 因需而变精准施策

思路清,方向明。大东区精准推出的创新举措已获收效。

在覆盖全区的走访工作中,大东区了解到,一家工业企业受行业发展现状影响,计划裁员600人以上。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员工技能基础上,大东区人社部门第一时间上门送政策、送服务,逐条解读该企业可享受哪些扶持政策、解决问题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帮助企业制定“柔性带岗培训”计划,在确保就业稳定的同时也让企业缓解了现实困境、增强了发展信心。

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大东区迅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费率降低等“减负”措施的同时,结合摸底上来的六大类120余条意见,因需而变,梳理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力闯关。大东区集中力量,实行“一专多能”工作模式,仅用3天时间,就在全市率先完成205家企业、5621万元的返还金额,走在沈阳市前列。大东区还印制人社系统惠企利民政策汇总摘要,通过政府工作部门、街道办事处、各行业协会商会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区单位、学校、部队等第三方平台、“一网一格多功能”社区平台等多个渠道多个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有效扩大政策知晓面,迅速推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同时,大东区以培训稳就业,以培训促就业,特别是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就业需求变化,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能力,目前,通过政府搭平台、送政策、共享信息等途径,开展了11256人次岗位培训。

提高服务的前瞻性、针对性,大东区加大政府投入,财政每月支出1376万元,增加“四零五零”人员、辅警、派遣人员、公益岗位及毕业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提供岗位近2000个;紧盯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外地务工人员返沈复岗需求提供包车接送等服务,并系统形成“一站式”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全力做好用工调查,在近两次的沈阳市务工人员调查中,大东区均列全市排名首位。

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开启“云招聘”模式,利用各部门网上工作服务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征集区内企业单位用工需求;与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利用人力资源网站、手机APP、快手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目前,已为45家企业征集岗位1200余个。

挖潜力 变危为机提速升级

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大东区区长李刚表示:“大东区着眼于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正在通过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加速补齐产业短板、推动地区转型升级,这一进程中,潜在的就业需求增量将被充分挖掘出来,为收入、消费、发展、稳定的良性运转提供支撑。”

在沈阳市日前举行的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活动中,大东区一举签下10个项目,总投资额249.67亿元。该批项目对于区内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延链、汽车后市场补链、文旅产业建链、军民融合产业强链将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也将成为吸纳更多就业的“海绵”。

在省市多方支持下,经过全区上下的通力配合、积极努力,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得以如期顺利推进。仅此一个项目,投产后就直接带动就业1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达到两万人。

紧紧抓住整车制造转型创新升级和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配套企业加快集聚等有利契机,着力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在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基础上,重点做好航新科技园升级为“航天产品+军民融合+文创文旅”工业文化产业园等工作;全力推进汽车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路一街一镇多园”项目……确保实现完成100个亿元以上项目的全年目标,预计直接间接增加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全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大东区目前正在着手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储备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对接服务效率;组建人力资源产业园和人力资源协会,形成资源和服务的集群效应;持续创新数字化工作手段,广泛挖掘求职者及高校毕业生数据,在稳就业的同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集结力量、增添动能。

(责编:王斯文、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