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食物最伤肠胃 必知3大养护肠胃食谱
2014年12月26日11:0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剩饭加热易致消化不良 推荐3款养肠胃的食谱
想要有一个好肠胃,就要从日常的健康饮食开始。虽然身边的美食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吃不对小心肠胃大发脾气!小编为你揭晓最伤胃的食物排行榜,如果肠胃不够好,一定不能多吃!
泛酸、胀气、打嗝……各种各样的胃部不适是不是经常困扰你呢?胃部是很娇弱的部位,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而身边最常见的食物,则是最伤胃的“危险分子”!
五种食物最伤肠胃
1、“剩”饭
许多人为避免浪费,把剩饭加热后再吃。但研究发现,剩饭重新加热后再吃则难以消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因为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加热到60摄氏度以上时会逐渐膨胀,最终变成糊状,这个过程称为“糊化”。
人体内的消化酶比较容易将这种糊化的淀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淀粉冷却后,会产生“老化”现象,人体对这种老化淀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
所以,长期食用这种重新加热的剩饭,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病。
2、加工肉
瑞典科学家表示,食用过多加工的肉类食品,例如咸肉、香肠、熏肉,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他们通过对15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后发现,每天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因为加工肉类制品通常经过腌制、烟熏、或者加入了硝酸盐,以此来延长它们的保质期,而这恰恰导致了胃癌发病率的增加。
3、快餐食品
快餐食品中的油炸作物比较脆、硬,如果较硬的油炸食物在没有嚼碎的时候就被吞到了胃内,胃蠕动而使得食物与胃粘膜接触时,较硬的食物就会直接对胃粘膜造成损害。
如果胃粘膜不能及时修复,便会导致炎症、溃疡等形成,而对于胃病患者,则会加重病情。
4、油腻食物
含脂肪过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会增加发生泛酸和肠易激综合症的机会。
因为高脂肪食物很难消化,人体就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同样,进食过量也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5、冷饮
冷饮过量会让胃内温度过低,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作用。因此,佐餐时最好喝些热饮料,比如茶和热柠檬水。而冷饮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调理好自己的肠胃。日常生活如何调理肠胃?汤品和粥品都是你的最佳选择。
三个养护肠胃的食谱
1、肉包菜汤:
原料:羊肉、包菜、调味品各适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再用清水将羊肉煮熟,然后放入洗净且切碎后的包菜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剂,可将此汤佐餐服用。
功效:温中暖胃。
适应症:脾肾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且胀满不适、食少等病症。
2、肚片包菜汤:
原料:包菜、熟肚(猪肚、牛肚或羊肚)及调味品各适量。
制法:将肚切成片,再用清水将其煮沸,然后放入洗净且切碎的包菜,待菜熟后放入调味品即可。
用法:每日一次,佐餐服食。
功效:补虚止痛。
适应症: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痞满、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病症。
3、芝麻小米粥
原料:小米150克、黑芝麻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小米洗净,用凉水浸泡30分钟,捞出,沥干;黑芝麻洗净,晾干,研成粉。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小米,先用大火烧沸,再转小火熬煮。小米烂熟后,加入白糖调味,慢慢放入黑芝麻粉,搅拌均匀即可。
由于小米非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米”。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康复良品。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各种食材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添加了芝麻的小米粥更加香浓。
- 吴启华发声明回应离婚传闻:在努力克服问题
- 早年发黄照见证明星过去 曾经他们一样也很青涩
- 刘涛与老公激吻照曝光 图揭不秀恩爱不出门的明星
- 张一山亲口承认正在谈恋爱 称无结婚计划
- 斯琴高娃12岁扛扁担挑水 拍骑马戏不用替身摔伤
- 曝爸爸3邀张嘉译韩寒文章 歌手3定2位张姓巨星
- 《明星到我家》婆媳关系引争议 黄圣依被指败家
- 萧小M因《小鸡哔哔》爆红网络 没想过当专业歌手
- 杨幂姚晨现变脸神技 微整脸全程靠妆
- 歼20运20空警500同时现身阎良试飞中心
- 电视剧《吉鸿昌》开机 唐国强演冯玉祥被赞美男
- 中国第一家族:2000年共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
- 为等冷风吹散北京雾霾 俄航SU200空中盘旋1个…
- 中国万吨级海警船果然大!机库或能装入国产最大直升机
- 航模“黑飞”:法规缺失背后的无奈
- 离奇的"阴谋说"? 揭密毛岸英28岁死亡真相
- 德媒披露:美海岸发现二战德军潜艇残骸无钱打捞
- 美英军队撤离阿富汗 13年战事正式结束(图)
- 走近解放军首批女仪仗兵:学化妆盘发洗了画画了洗

明星没文化真可怕

揭女星离婚后的日子

越南女兵艺术照走红

毛岸英死亡真相
- 热门资讯
- 图说中国
- 热点推荐
- 环球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