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沈阳:文化赋能,给老工业城市添彩 核心阅读 城市更新如何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辽宁省沈阳市探索一条以保留利用取代大拆大建,以文化赋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微更新、微改造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纯白的钢结构玻璃连廊,连接起两栋老式红砖建筑,室内植物绿意盎然,高大的书架错落有致……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的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了阅读休闲的公共空间,也成为地标性建筑和网红景点。…
电工杨栋在辽宁獐岛村一干三十六年 杨栋在进行巡检作业。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供图 海雾逐渐消散,獐岛的轮廓分明起来,记者依稀看见码头上一个瘦高个儿不时挥手示意,一身蓝色工装十分显眼。…
辽宁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目执行领队郭明:细细发掘,追寻历史记忆 郭明(右)和同事在拼对陶片。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郭明,1978年生,辽宁省北镇市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目执行领队、“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北地区史前考古。…
辽宁构建多维度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乒乒乓乓”…… 小小乒乓球在球桌之上、球网两端旋转跳跃,两名选手正挥动球拍,激烈对攻;球桌旁,裁判员紧盯赛况,翻动记分牌……宽敞明亮的体育馆里,场地被划分成多个区域,每块区域中都上演着这样的情形。场边观众不时激动地喝彩、鼓掌。…
辽宁开通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本报沈阳6月5日电 (记者郝迎灿)记者从辽宁省地震局了解到:日前,辽宁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正式开通。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程海生介绍,辽宁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范围为辽宁省全域,提供全省范围内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预警区秒级地震预警服务。…
人民日报点赞辽宁:推进工会驿站建设 把暖心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 临近中午,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环卫工人于国春收拾好清扫工具,走进位于明廉街道明西社区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洗手消毒后,把饭盒放进微波炉,坐在椅子上打开话匣子,“渴了喝口水,饿了热口饭,累了歇歇脚,都离不开这间小小的驿站。” 累了能歇脚、手机能充电、饭凉能加热……近年来,辽宁省总工会针对环卫工人、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推动省内各级工会建立以户外劳动者为主要对象的工会驿站体系,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
苇海深处 守护鹤鸣 “野化训练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把本领都教给它们,才能放心” 微风拂过,芦苇摇曳。辽河口湿地深处的一间平房内,辽宁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鹤类繁育保护站技术人员赵仕伟(见图,周颂雪摄)正守着一只刚出生3天的丹顶鹤幼雏,这是保护站今年成功孵化的第一只丹顶鹤幼雏。…
辽宁设立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 本报沈阳6月4日电 (记者刘洪超)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3日正式签署《环境资源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根据双方协议,辽宁正式设立全省首个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以新质生产力激活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新动能,持续擦亮环资审判司法品牌。据介绍,辽宁高院选择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作为黑土地司法保护基地,充分发挥黑土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传教育、案例推广、专业培训、产业振兴等多元功能,强化科学技术、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是探索环境资源“恢复性司法实践+科技创新”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