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國寶引客 觀眾增長三成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遼寧省內的博物館化身文旅“流量高地”,以精品展覽、特色活動與貼心服務,吸引八方游客沉浸式感受遼沈文化魅力。
據統計,10月1日至8日,全省9家一級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數量同比增長34.62%,再創歷史新高,文化消費成為假期消費新亮點。
作為遼寧文博“龍頭”,遼博的“國寶效應”持續釋放。假期8天累計接待觀眾17.1萬人次,10月1日至4日更是迎來10.7萬人次客流,日均超2.6萬人。每日清晨7點館外已排起長隊,其中69.8%為省外游客,黑龍江、河北、吉林等地游客佔比居前,不少人專程乘高鐵跨省前來觀展。為應對客流高峰,遼博不僅實行免預約入館政策,更是延時開放,讓外地觀眾盡享遼寧文物之美。
沈陽故宮博物院則以“清宮雅韻”成為文化打卡焦點,國慶假期首日即躋身全國博物館客流指數前列。“沈陽故宮藏顏色釉瓷器展”“高其佩和鐵嶺當代指畫作品展”等特色展覽集中亮相。展櫃中清代的霽紅釉膽式瓶、孔雀綠釉碗等珍品,以豐富的釉色變化展現古代制瓷技藝的巔峰成就,引得觀眾駐足細品。館方在入口處為游客免費發放小紅旗,一面面五星紅旗與紅牆黃瓦交相輝映,成為最鮮活的思政課堂。
紅色文博場館中,遼沈戰役紀念館的軍事主題園區成為全國游客追尋紅色記憶的熱門地。經典的《攻克錦州》全景畫館每半小時開放一場,360度環形畫面搭配燈光音效,使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戰役的激烈場景,現場靜立無聲的觀眾彰顯著對歷史的緬懷。“追尋·曙光——銘記英雄志·少年承榮光”主題社教活動中,學生們在烈士碑前誦讀碑文,銘記趙尚志、楊靖宇等英烈事跡,稚嫩的聲音傳遞著傳承紅色基因的堅定信念。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同樣熱度不減,單日接待觀眾突破6萬人次,8天累計達35.9萬人次,夜場接待量超萬人次。“國之歌 民族魂”主題展通過珍貴史料詮釋民族精神,小志願者的講解引發陣陣掌聲,游客們手持小紅旗齊唱國歌的場景令人振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