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疏導發力

日前,省委政法委與省法院聯合出台指導意見,通過建立綜治中心與人民法院程序銜接的標准化流程,不斷完善對接聯動機制,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積極打造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的多元解紛新格局,推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
起訴狀和答辯狀示范文本的廣泛應用,有助於當事人更清晰、更高效地表達訴訟請求。為進一步提高訴訟服務規范化水平,充分保障群眾訴權,綜治中心為當事人提供示范文本表格及掃碼下載服務,通過綜治中心與人民法院共用示范文本,不僅助力群眾訴訟更便利,也為庭審調查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民事糾紛化解效率提升。
一些法律關系清晰明確、相對而言情節較為簡單的糾紛,通常適宜採用調解方式解決。我省明確,對於婚姻家庭及鄰裡糾紛、勞動糾紛、小額借款糾紛等9類訴至人民法院的糾紛類型,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綜治中心開展先行調解,最大限度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
目前,全省法院對接的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共有1212家。我省明確,鼓勵此類調解組織入駐綜治中心開展工作,建立健全聯動聯調運行機制。在調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綜治中心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人員參與業務指導。對於委托綜治中心先行調解等案件情況,全省法院派駐訴訟服務團隊應定期梳理,每月向黨委政法委報告,並通報各入駐單位,共同分析糾紛成訟原因。對於綜治中心轉辦、交辦的矛盾糾紛,全省法院要依法高效辦理,做到能調盡調、應立必立、簡案快審、實質解紛,確保矛盾糾紛接得住、依法辦。
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努力使群眾化解糾紛“最多跑一地”,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法院共向綜治中心派駐法官、法官助理、退休法官等602名,先行調解案件19.5萬件,調解成功12.4萬件,依托綜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糾紛1.7萬件,導入司法程序7000余件,持續為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就地化解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