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和平區:“三生融合”打造科創新城
玻璃幕牆、室內精裝修、室外地面鋪裝、園區綠化……日前,渾河南岸的沈陽市和平灣數字經濟總部基地一期項目現場,千余名工人同步作業,全速推進項目收尾工作。
工地中央,5棟深灰色的建筑造型獨特,充滿科技感。站在形似“和平鴿”的5號樓前,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一公司總經理助理閆海對記者說:“項目將於本月底完工,比原計劃提前10個月,工期壓縮近1/3!”
和平灣數字經濟總部基地一期項目是沈陽和平灣生態科創示范區項目的子項目之一。和平灣生態科創示范區項目佔地面積約11.86平方公裡,總投資達360億元,是沈陽市第一個落地的百億級央地合作項目,其所在的和平灣是沈陽市35個核心發展板塊之一,是渾河兩岸重要功能節點、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
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在和平灣,一座新城已初顯模樣——住宅、科技產業園區、大型商業綜合體、學校、人才公寓、鄰裡中心遍布,5萬平方米的綠地填滿街巷。這些“高配置”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提供了堅實基礎。
以大項目為引領,打造中央智慧活力區,建設國際城、健康城、公園城﹔以“產城融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城市高質量發展,助力沈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和平灣的整體設計規劃中,蘊含著沈陽市的重要戰略考量。
一年打基礎、三年出核心、五年建新城!2023年6月24日,和平灣生態科創示范區項目開工,也標志著和平灣整體開發啟動。
面對龐大的建設規模,如何解決新城區開發資金問題?項目在全省率先採用“社會投資人+EPC”模式,由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與沈陽和平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項目公司——沈陽和平灣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黨支部書記張成軍說:“從項目投資、融資、建設管理到招商、運營,實現閉環管理,這種模式將實現融資與收益自求平衡。”
和平灣陸續啟動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配套設施、生態環保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工程,同時植入“五型經濟”,招引頭部企業,發展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大健康等核心產業,憑借“前置預審+並聯推進”助力項目建設。
“拿地即開工!”回想起兩年前開工時的情景,閆海依然感慨萬千,“土地成交后4小時內就辦理了臨時開工手續,僅開工‘零等待’,我們就節省了30天。”
管理創新、建設提速,加上“配套會議中心、共享展廳、建設人才公寓、解決子女就學、產業基金支持”等誠意滿滿的招商政策,和平灣迅速引來眾多重量級企業的關注。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沈陽聯合科創中心、沈陽人工智能中心等項目已簽約。沈陽人工智能中心運營公司總經理王植說:“我們將打造2000P‘算力資源池’,為AI訓練、AI推理、數據分析等提供多樣化的算力服務。”
“強鏈、延鏈、補鏈,目前和平灣數字經濟總部基地一期項目已經快滿員了。”沈陽長白島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金光日說,“佔地6.2萬平方米的二期項目也已開工,這裡將是集數字經濟、元宇宙、人工智能、雲計算、虛擬現實、數字經濟產業為一體的國際化創新中心。”
“未來,我們將通過滾動開發,成熟一片、實施一片。目前沈陽大健康醫療綜合體、聯東U谷和平未來智造谷等產業項目也正在建設中。”金光日指著規劃圖,話語飛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