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多維度發力規范涉企行政執法

涉企行政執法,直接影響經營主體生存發展與區域經濟活力。今年以來,全省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以“規范執法、服務企業”為核心,從監督機制、監管手段、檢查流程、反饋渠道等多維度發力,破解部分地區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全面提升涉企執法規范化水平。目前,重復檢查、多頭執法等企業痛點得到有效化解,“執法規范、企業安心”的良性生態逐步形成。
執法監督絕非一個部門的“單打獨斗”,我省推動行政執法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深度融合,為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裝上“雙保險”。省司法廳推動各市司法局與紀委、監委建立行政執法問題線索移送機制,截至目前,全省司法行政機關累計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102條,處理處分行政執法人員233名,通報典型案例108個。
監管手段更趨規范,我省以搭建數據監督模型為抓手,推動執法監督從“經驗判斷”向“數據決策”轉型升級。營口市聚焦海洋漁業領域精准發力,從5000余條執法數據中排查出68條不規范線索,強化監管效能。朝陽市建立涉企罰沒款動態監測分析機制,從數據中深挖潛在風險與隱性問題,筑牢監管防線。阜新市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檢查全程留痕、結果實時共享,2023年以來,執法投訴舉報量持續下降。盤錦市依托信用平台行政處罰數據,通過算法精准識別“同案不同罰”“趨利性執法”等異常情形,實現靶向預警。
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檢查多、負擔重”問題,我省通過建立行政檢查統籌機制,實施“掃碼入企”、清單管理、整合檢查內容,推動多部門聯合檢查與結果互認,從源頭破解多頭執法、重復檢查難題。本溪市開展涉企檢查事項“大清理”,清減比例達45%,12家單位將85項檢查內容整合為“一表通查”。大連市規定行政執法人員進入企業時必須使用“連政通”小程序,凡未經掃碼要求入企的,企業有權拒絕入企檢查。截至目前,入企檢查次數同比減少26%。
為暢通企業反饋渠道,我省構建起“線上+線下”多元投訴網絡,推動“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同步發力。省司法廳發布涉企行政檢查問卷調查,廣泛征集涉企行政檢查意見建議。沈陽市整合投訴電話、網上信箱等渠道,接入12348熱線與“三零工作室”數據,實現企業訴求全場景覆蓋、全渠道受理。多個省直部門建立“多元覆蓋+快速響應”機制,及時發現執法環節的問題,推動問題高效整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