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南區科技反腐 “數據建模”織密監督網
“以前秸稈處置總不及時,都快春耕了,還有秸稈在地裡沒運出去的,總掃不干淨,今年村裡的秸稈處置得特別利索,秸稈沒在地裡多留一天,田裡收拾得干干淨淨,一點沒耽誤農時。”李相街道化石台村村民代新說。
渾南區紀委監委堅持數據賦能,聚焦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開展大數據監督,去年,在招投標領域,選准秸稈處置項目招標為“小切口”,建立了“秸稈處置政府採購項目監督模型”,排查發現六類監察對象及其親屬參與轄區內秸稈處置項目招標、不同投標人聯系方式相同等涉嫌圍標串標等問題。經核查,轉化線索1條,立案2件,黨紀政務處分2人,留置1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收繳違紀違法款168萬余元。
“區紀委監委通過大數據監督發現了秸稈處置項目招標採購過程中的‘貓膩兒’,我們就對該項工作進行了整改,強化廉政風險防控,確保惠農資金規范使用,2024年秋季,李相街道秸稈處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李相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負責人李曉玉介紹。
在開發使用“秸稈處置政府採購項目監督模型”開展監督工作的基礎上,區紀委監委舉一反三,針對投標單位使用同一IP地址下載、上傳投標信息問題,督促區財政局將對除秸稈處置以外的所有政府採購項目進行分析比對,重點核查同一IP地址下載招標文件、上傳投標文件問題。
針對“秸稈處置政府採購項目監督模型”發現的疑似問題,結合核查工作,區紀委監委發現職能部門存在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未能有效履行部分監管職能等問題。為此,區紀委監委向區財政局下發《關於對政府採購項目招投標加強監督管理的監察建議》和《疑似問題數據移交函》,督促其完善制度、深化治理。區財政局建章立制,建立《政府採購專管員制度》,實現“人防+技防”的雙重預警,提高政府採購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力爭達到舉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治理的良好效果。
“秸稈處置政府採購項目監督模型”是渾南區紀委監委科技賦能,開展大數據監督工作的一個縮影。渾南區紀委監委持續擦亮校准大數據監督探頭,結合各項專項整治工作,創新建立了“專項+數據”反腐新模式,將數據賦能組嵌入各專項整治工作專班,通過數據建模拓展問題線索來源,推動專項整治從“人工排查”向“數字挖潛”轉變。圍繞集中整治的監督重點,針對營商環境、殯葬、執法、教育、衛生等領域易發多發問題,選准監督切口,及時植入監督模型,發揮大數據的穿透力和震懾力。同時,結合監督發現的問題,推動主體責任單位主動查找問題、認領問題,同步優化治理模型,推動職能部門完善制度、加強監管,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到位。
自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以來,區紀委監委已經建立大數據監督模型15個,累計採集數據30萬條,疑似問題數據轉化線索194條,已立案102件,挽回經濟損失及收繳違紀違法款170余萬元,推動整改問題4個。
“區紀委監委將用好大數據監督利器,織迷監督網,深挖腐敗問題反映出的制度漏洞、監管漏洞,並持續把大數據監督與促進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強化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助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務實成效。”渾南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