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大連人工智能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生活

曲琦
2025年07月15日08:00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身高1.2米、體重30公斤的人形機器人邁著整齊的步伐,揮手互動、俯臥撐、踢足球等動作行雲流水,還能與嘉賓對話。作為我省未來前沿產業項目,這款由大連理工大學與科技企業聯合培育的科創明星,未來將深入高溫、高壓、有毒等高危工業環境替代人工作業,成為安全生產的“鋼鐵衛士”。

在日前召開的大連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大會上,機器人“智能秀”正在上演。大連艾斯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四足機器人如“機器狗”般靈活穿梭,輕鬆跨越20厘米高的台階,引來陣陣掌聲。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實現軟硬件全自主研發的實力派,這些機器人能在工業高危區域巡檢,在災害現場搜救,在復雜情況下完成高精度地形測繪。未來,它還能化身為導盲犬機器人,通過攝像頭與傳感器為視障人士護航,讓無障礙出行有了新方案……

“20余萬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人才儲備打底,目前已構建起高新區技術策源、金普新區場景應用、其他區域特色差異化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會上,大連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亮出了“硬核家底”。

如今,大連人工智能的硬實力,正從實驗室加速走向生產生活,重塑生產方式與生活體驗。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水下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等36個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台,成為技術攻堅主場﹔大連在雙目視覺識別、水下靈活抓取、精准力度控制等領域實現國內領先﹔東軟智行、中科創達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達到准L3級別,穩居國內第一梯隊。

如何將現有的產業潛力轉化為發展實力?大連以“政策組合拳”給出答案。新出台的《大連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大連市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從企業培育、技術攻關、平台建設、人才培養、成果轉化、金融服務等維度全面優化資源配置,構建多維度支撐體系。

未來,大連將重點推進五大方向:建設智能化工、智慧海洋、軟件工程、金融監管服務等行業垂直大模型﹔聚力“機器人+”,打造水下機器人、微納操作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仿生機器人、智能座艙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民族大學等高校科研資源,規劃建設機器人技術創新、人工智能軟件研發等高能級平台等。此外,從工業智能巡檢到醫療精准輔助,從智慧城市框架構建到“通算+智算+超算”算力體系建設,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責編:湯龍、王斯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