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遼寧好糧油”香飄四海

盛夏時節,萬物生長,大自然以熱烈方式展現著生命的蓬勃與繁榮。一場農業領域的盛會,把“育穗”的喜悅、豐收的希冀,獻給遼寧振興發展進程中的辛勤耕耘者。
7月12日,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作為全國糧食行業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最具影響力的市場化品牌展會,本屆糧交會以“糧安天下聚合力、產銷融通促發展”為主題,旨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廣泛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糧食市場化交易水平、推動糧食流通提質增效,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遼寧首次承辦糧交會,本屆大會展會面積超10萬平方米,為歷屆規模、面積最大。逾4000家企業參展,5萬余名行業人員齊聚遼寧省,他們帶著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來到這片投資熱土,打開合作之門,尋求升級之鑰,啟迪振興之路。
行走糧交會、觀察糧交會,可喜的場景隨處可見:在這一國內外糧食企業紛紛宣傳新產品、新成果的競技平台上,“遼字號”糧油產品受到多方青睞。社會各界正從盛會中的一個個活動、一場場展示、一次次交流中讀懂“遼寧好糧油”之優、擁抱“遼寧好糧油”之機。
叫響“遼寧好糧油”品牌
踏入大會現場,喧囂熱鬧的景象扑面而來:展館內人潮涌動,來自天南海北的參展企業與採購商熱烈交流,此起彼伏的交談聲、產品介紹的講解聲,交織成一曲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協奏曲。
偌大的展館內,脫貧地區消費幫扶展區、優質糧油產品展區、糧油機械設備展區、美食品鑒區、推介區等14個展區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每一處都別有風格。
優質糧油產品展區是各大品牌比拼較量的“主戰場”。採訪中,不少遼寧的參展企業都表達出相似觀點——在糧食行業,遼寧的好資源造就了遼寧的好產品。但好產品如何賣出好價錢,始終是企業求解的難題。當前,借力糧交會,遼寧眾多企業正從“賣原糧”向“賣品牌”轉變,不斷鍛造自身的產品開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市場營銷力。
各種來自遼寧的優質雜糧做成大米薄脆、小米薄脆、綠豆薄脆等,被裝入名為“嘎嘣脆”的雜糧薄脆禮盒﹔蕎麥面條、小米面條、高粱米面條等雜糧面條組成名為“禿嚕”的面條禮盒﹔土豆干、茄子干、黃瓜干等晾干的蔬菜化身名為“敞晾兒”的干菜禮盒……在優質糧油產品展區,來自沈陽的農產品品牌“咚唄喲哩”因設計融入了地道東北話,其特色農林產品伴手禮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
“很多游客來到東北玩,想帶伴手禮回去,卻不知道該帶什麼,買回去的往往也都是一些沒有設計感的產品。我們設計這些伴手禮的初衷就是解決這個需求,給游客做一款帶有濃厚東北地域文化的伴手禮。”農文商旅(遼寧)品牌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健說,遼寧糧油的好產品很多,亟待通過創意形式、多渠道開發,將產品附加值加上去。
對此,營口榮庫米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金榮深有同感。“通過糧交會,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隻有抓住糧食種植、加工、銷售的后半段,才能為品牌創造更多附加值。”張金榮告訴記者,從糧交會現場回去,新的產品開發計劃將迅速提上日程。
搭建產銷對接的橋梁
跨越2000余公裡,遼寧綠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蓋井雲與廣東採購商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糧交會現場,雙方達成“萬噸級”的意向合作。
合作源於產品的品質、企業的實力。綠谷農業生產的“勝利谷”牌小米入選“遼寧好糧油”產品名錄,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証。今年2月28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正式公布58家糧油適度加工標准化試點企業名單,綠谷農業位列其中。
“七屆糧交會,我從未缺席,企業每年在銷路上都有新突破。”蓋井雲說,去年糧交會剛開幕不久,企業就簽下一個千萬元級別的銷售訂單。今年剛開幕,企業也是收獲頗豐。
這樣產銷高效對接的場景,在糧交會上不斷上演。作為全國糧食行業的盛會,糧交會是全系統和行業推動產銷銜接的重要平台,也為遼寧糧油企業提供了難得機遇。盛會中,一場場產銷對接活動熱烈開展,為糧食產區與銷區的企業搭建起合作共贏的橋梁。
大會開幕式上,遼寧與陝西、安徽、山西、浙江等13個省區達成戰略合作,開幕式上簽約項目10個、金額9.6億元。在遼寧展區同期活動中,遼寧省糧油企業與省內外客商簽約項目24個,達成交易金額40億元。
構建高效協同產銷體系,離不開物流助力。如今,遼漁集團利用便捷的公路網絡、鐵路專用線及旗下渤海輪渡15艘國內先進大型客貨滾裝船優勢,每年通過多式聯運輸送東北玉米、大豆等糧食總量近50萬噸,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不僅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更構建起“北糧南運、海陸糧運、速達南北”高效流通的重要海陸通道。
遼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昊告訴記者,通過糧交會,遼漁集團正在幫助更多企業實現跨區域產銷協作,力促“糧食不僅要種得好,而且要運得出”。
助推創新研發的平台
一粒稻谷,可以演變出12種形態的產品:除了常見的稻米油、大米,還可以分離出米糠蠟,可應用於電器的絕緣體材料,家電、地板等的磨光劑﹔提取出的油酸甲酯,可以開發出產品質量性能良好的生物農藥制劑﹔分離精制出的谷維素可以在食品中用作抗氧化劑……將稻谷“吃干榨淨”者,是此次參加糧交會的遼寧豐之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線不斷創新來自消費升級、市場倒逼。在糧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僅靠原有的米面糧油產品很難支撐企業發展壯大。客戶的新需求推動了豐之錦的轉型升級。
一次,某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需要天然阿魏酸作為化妝品原料,叩開了豐之錦延長產業鏈的大門。經研究表明,天然阿魏酸具有抗紫外線作用,也可以起到殺菌、消炎、美膚作用。而稻米油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皂角,經過水解、分離純化,恰恰可以得到天然阿魏酸。
“此前,我們從未想過,作為一個糧食企業,能和國際高端化妝品品牌形成‘鏈接’。”豐之錦公司行政經理林相竹說,這次經歷讓企業意識到,加強研發創新、延長產業鏈才是破解“內卷式”競爭之道,也能讓糧食這一傳統商品煥發新的經濟活力。如今豐之錦的天然阿魏酸年產量達400噸,規模位居世界首位。
豐之錦的蝶變故事啟發了眾多從業者。盛會中,不少從業者表達出希望借助糧交會這一平台,能與科研單位、高校等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科企對接、校企對接,生產更多適應當下以及未來市場需求的好產品。
這正是糧交會能超越交易的另一層價值——助推創新研發、幫助思想擴容,從而進一步提升遼寧糧食產業的技術水平、深加工水平,在更長周期內推動經濟增長。
成果在這裡展示,觀點在這裡碰撞,共識在這裡凝聚。活動剛剛開幕,精彩仍在繼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