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前5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5.9%

在復雜的外貿形勢下,沈陽制造展現強勁韌性。沈陽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沈陽市貨物貿易出口額達242.9億元,同比增長15.9%,不僅增速跑贏全省3.8個百分點,出口規模更是刷新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成為我省外貿大盤中的一抹亮色。
據了解,前5個月沈陽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98.5億元,盡管受進口下滑等因素影響同比下降,但出口的強勁增長如同強大引擎,拉動整體降幅較前4個月收窄3.1個百分點,傳遞出企穩向好的積極信號。
細看這份成績單,幾大亮點引人注目。在機電產品整體出口承壓的背景下,沈陽電工器材出口異軍突起,同比增長62.6%,達23.3億元,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火車頭”。同期,汽車零配件出口同比增長3.4%,達18.9億元。
民企“生力軍”作用凸顯。民營企業展現強大活力,進出口額達163.6億元,同比增長50.2%。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22.9%,達58.7億元。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達2491家,同比增加7.5%,其中民營企業佔了2072家,增長8.5%,成為外貿隊伍中最活躍的力量。
多元市場布局穩中有進。在鞏固對歐盟等傳統市場的同時,沈陽對東盟進出口表現搶眼,達45.7億元,增長22.6%,成為重要的新興增長點。對韓國、日本貿易也基本穩定。
新增長點涌現。以跨境電商“低值簡易通關”模式出口的商品增長52.9%,達15.4億元﹔基本有機化學品增長22.4%,達11.3億元﹔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22.3%,達10.4億元,為出口結構增添了新動能。
沈陽海關相關人士表示,沈陽出口創下新高,一方面得益於電工器材等優勢產業的創新升級和競爭力提升,抓住了國際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得益於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和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以及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未來,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優勢產業,開拓多元化市場,仍是沈陽外貿行穩致遠的關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