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為振興發展引來更多金融“活水”

胡海林
2025年07月04日07:42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資本是創新和產業的紐帶,如何用好資本,為企業創新提供助力,為振興發展引來更多“源頭活水”?7月2日至3日,2025創投遼寧發展大會在沈陽舉行,國內170多家投資機構齊聚沈陽,以“科技向新 資本向實 產業向強”為主題展開頭腦風暴,搭建合作橋梁。

會場內,創投機構、金融機構、企業代表圍繞合作機遇暢所欲言,發表真知灼見﹔會場外,創投機構走進遼寧省以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為代表的企業生產場景,深度考察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洽談合作細節。

遼寧的科技資源優勢,已經成為吸引全國創投資本的強力“磁場”。在真誠的交流、真情的邀約中,“合作共贏”理念深入人心,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夯實了根基。以會為媒促合作、謀共贏,產投融合的新場景將在遼沈大地徐徐綻放。

搭平台聚資本

成果轉化前的融資難,是不少科技創新型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如何將金融活水引向“前一公裡”?風投、創投等被寄予厚望。

“省裡舉辦這次創投大會,為我們公司股權融資搭建了一個快速交流的平台,也使得我們的項目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更多投資機構的關注,效果遠超我們自己去尋找投資渠道。”沈陽飛行船數碼噴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輝說。

平台的重要性,康元醫療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雨萌有切身體會,“作為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前期的研發、生產成本投入巨大,如果在這個環節得不到融資支持,壓力可想而知。”

為解決這個難題,王雨萌與北京、長三角等地的創投、風投機構有過多次接觸,但推進並不順利。而此次在家門口與眾多投資機構洽談,“主場優勢”讓王雨萌底氣十足。

對創投機構而言,盛會同樣是他們深入了解遼寧的平台,為他們深度發掘遼寧優質投資項目創造了條件。多位參會投資機構負責人紛紛表示,遼寧近年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比如營商環境、科創氛圍、數字經濟等都可圈可點,投資遼寧就是投資未來。

北京順為資本副總裁遲熙說:“從這個大會我們看到了遼寧對引資助企的高度重視和滿滿的誠意。此前,遼寧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負責同志還專程來北京邀約,介紹遼寧發展情況。去年,我們在沈陽投資一個項目,辦理手續全程非常順利,營商環境是值得肯定的。”

眼下,遼寧的風投創投業的發展呈現良好的勢頭。

實地走訪數家沈陽企業后,蘇州豐源有成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楊慧婧感慨:“2023年第一次在沈陽實現投資落地,是一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從那時起我們就越來越關注遼寧。總體而言,這裡的企業有產業積澱、科技成果,團隊中工程師文化濃厚,估值也務實,所以現在我經常往遼寧跑。”

建生態“富”產業

推動遼寧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這為產投融合奠定了基礎,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則倚重於創投生態的完善。

遼寧省高度重視創投發展,採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持續優化創投遼寧的生態環境:2024年9月,推出了給予創投機構每家每年最高1000萬元的財政資金激勵、給予創投人才每年10萬元的人才獎勵等支持措施。

此外,遼寧省還上線“創投遼寧”股權投融資服務平台,常態化開展“創投遼寧”投融資路演活動,通過上交所、深交所的平台向全國投資者推送。近一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累計向千余家次投資機構發布企業融資需求,助力20多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5.9億元﹔創投機構25隻新基金落地遼寧,認繳規模超過75億元。今年以來,透過“創投遼寧”平台,共有37家企業獲得投資機構的主動問詢、了解和走訪調研,目前有6家正在和投資機構深入對接。

在創投遼寧發展大會上,供需互動的熱度高漲。在科創先鋒企業路演新能源、低空經濟專場,會前半小時已座無虛席,臨時加座后仍不能滿足需求,后入場人員只能站著觀摩。在路演企業負責人和投資機構負責人的一問一答中,企業發展潛力、願景得到充分展現,投資機構也表達了深入了解、合作的意願。

專注科技投資的深圳鬆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對遼寧產業發展給出了建議:“人工智能時代,我更看重遼寧傳統產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實現升級,實現生產效率、能力及產品品質的提升。”

厲偉表示,創投生態上還是要鼓勵“耐心資本”,科技型創新企業尤其如此。在資金之外,投資方還要利用自己的資源、經驗,搭建好的管理團隊,把技術轉化為大眾需求的市場產品,共享發展成果,“比如我們在鞍山投資的一個企業,剛有銷售額時即參與投資,至今20多年我們仍持有其股票。”

事實上,近年來遼寧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形成了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而且,遼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並形成產業,這為創投資本深度參與遼寧振興發展進一步打開了想象空間。

“努力構建以創業投資為核心的創新資金供給體系,打造‘創投友好型’發展環境,終會收獲產業興旺、投資暢通、經濟發展的多贏局面。”會場內外,眾多與會創投機構、企業負責人都傳遞了這一清晰的信號。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