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沈陽市屬企業一季度“成績單”亮眼,營收增長53.5%

2025年05月18日09:43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根據一季度沈陽市國有企業財務快報數據統計:截至3月末,12戶市屬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5%﹔利潤總額同比增加7.4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7%﹔已交稅費總額同比增長23.5%。

“一季度,市屬企業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決戰決勝任務,堅持“三增一穩四提升”目標引領,不斷優化經營管理,千方百計開源增收、降本增效,主要經營指標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實現首季“開門紅”。沈陽市政府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投資產業支撐多點發力

固定資產投資成為一季度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地鐵集團固定資產投資25.4億元,有力拉動全市經濟增長。城投集團投資建設的遼河信創智能制造基地生產的沈陽首批信創計算機整機正式下線。盛京金控投資的沈陽新鬆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獲評遼寧省最新一批“潛在獨角獸”企業﹔子公司盛京征信實現全市首家國有企業數據資產入表,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沈陽模式”。產投集團謀劃設立總規模為4.22億元的三支產業基金,積極組織搭建渾南科技城產業運營和城市運營兩個平台公司。盛京資產積極整合外貿資源,全力拓寬對俄結算通道,達成代理合作意向5000萬元。航產集團加快推進低空經濟產業布局,積極參與遼寧通航研究院所屬銳翔通用飛機制造公司重組,推進基於1t級飛行平台的“他機試飛”中試驗証平台建設。副食集團發揮品牌效應,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大東副食已成為外地游客網紅打卡地。沈陽汽車積極推進與行業先進企業合資合作,與TCL實業合作的智能座艙生產基地項目已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也是TCL集團在東北的首個項目。文體旅集團“沈陽文旅之王”大篷車活動累計接待游客 120 萬人次,獲央視新聞頻道聚焦,為城市文旅注入全新活力。這些項目不僅夯實了基建基礎,更推動沈陽向“綠色經濟”轉型縱深邁進。

民生保障功能持續發揮

在穩經濟的同時,沈陽市屬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民生保障持續加碼,水務集團依托 GIS 系統強化供水調度,供水約1.42億立方米,水質綜合合格率100%﹔污水處理量576萬立方米﹔排水泵站抽升量1.07億立方米。燃氣集團累計燃氣供應量2.7億立方米,安裝居民戶內智能燃氣表2萬塊、補充安裝燃氣報警器3.3萬台。地鐵集團線網日均客運量176.2萬人次、累計1.58億人次,運行正點率100%。城投集團沈陽南部污泥處置特許經營項目日均處理濕污泥量594.29噸,康平縣垃圾再生能源發電廠建設項目完成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已累計發電3825.26萬千瓦時。

踐行責任擔當充分彰顯

勇挑大梁,更好發揮支柱和帶動作用。積極貢獻財稅收入,一季度市屬企業已交稅費合計5.4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城投集團、沈陽汽車、水務集團已交稅費分別為1.16億元、0.96億元、0.9億元,分別增長44%、124.7%、77.8%。貫徹落實國家“兩重”“兩新”政策,全力爭取利用國家專項債、超長期國債等上級資金,其中:水務集團計劃今年重點申報政策性資金項目共計17個,擬申報政策性資金20.33億元﹔地鐵集團第一批擬申報6個項目,申請資金8.28億元。利用資本市場多渠道“引資”,地鐵集團與百年資管簽訂20億元保債計劃合同,首批募集10億元,並推進100億元永續中期票據注冊申請工作。有序開展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工作,目前托管中心已接收市直部門監管的國有企業23戶。

下一步,市屬企業將在高質量穩增長上勇爭先。持續開展虧損企業治理等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用足用好金融財政等政策,深入推進降本增效。加大低效無效資產盤活力度,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壯大用好“國資基金系”,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雙螺旋 ”發展 。加快實施重大項目上勇爭先。堅決完成城市客運、用水用氣、地鐵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更新改造的保障任務,確保項目落實落細。推進“基金+產業+園區”的投資戰略,強化產業資源整合,發揮產業發展引領示范作用。增強各要素交易鏈服務優勢,培育支持重點項目做大做強。在合作發展共贏上勇爭先。持續創新央地合作模式和要素保障,推動重點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強化內外部協同,深化跨區域國資國企交流合作范圍和領域,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