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景 新業態 新體驗
遼寧紅色文物主題游串起抗戰記憶

5月4日,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隨著陽光推移,殘歷碑和警示鐘的影子逐漸縮短,入館參觀的隊伍則越來越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想帶孩子追尋這段歷史。”來自北京的游客李卓鵬,正和孩子們徜徉在展廳內。伴隨著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他們對抗戰歲月有了更多了解。
前不久,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推介2024年度優秀文物主題游徑,遼寧“抗戰尋英”文物主題游徑入選。這條主題游徑,以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為起點,串聯起沈陽、撫順等10市15區縣,以文物遺址為紐帶,將紅色記憶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載體,彰顯偉大抗戰精神。
“北大營營房舊址到我們館距離不遠,免費開放,歡迎大家參觀。”在第二展廳,講到北大營部分內容時,講解員王浩涵推薦起游徑上的其他點位,“在沈陽,還有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等﹔在撫順,有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這些點位,大家有機會都可以去看一看。”
“把相關點位串聯起來,游覽更有目標、有方向,我們昨天就去本溪參觀了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了解了《義勇軍進行曲》的由來。”李卓鵬說。據統計,“五一”假期前三天,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接待游客超17.8萬人次。
不只是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延展千余公裡的遼寧“抗戰尋英”文物主題游徑上,“五一”假期都迎來客流高峰。
在沈陽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游客趙琳帶著孩子仔細觀察一件件文物展品,“趁著假期,帶孩子看看課本外的‘活歷史’。孩子看得特別認真,以后我會多帶孩子到抗戰遺跡參觀。”
在大連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游客們認真聆聽小志願者楊淇文的講解,不時拿出手機來錄像。楊淇文說,“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串串數字,都展示著戰爭的殘酷,也讓我意識到和平的珍貴。”
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擁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100余處,重要事件和重大戰斗遺址、遺跡有260余處。目前,納入“抗戰尋英”文物主題游徑的文物、場館有17處。
“下一步,我們將實施游線開發、服務協同、人員互訪等合作,搭建抗戰歷史文化價值研究、闡釋、展示的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主題游徑的主題鮮明性、完整性、時代性,更好構筑傳承紅色基因的橋梁。”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范麗紅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