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區縣鄉村

綏中縣小庄子鎮5.5萬畝耕地種出近8萬畝收成

姜帆
2025年04月25日08:14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綏中縣小庄子鎮的農民在春耕時節有一項重要的事情要做——算一算一年的空間、時間和土地賬。

4月22日,天剛亮,凌家村菜農王實軍就拎著一大壺水鑽進大棚。眼下,周邊地區還沒開始播種玉米,他家的大棚內卻已經郁郁蔥蔥,再過半個多月,棚裡的馬鈴薯將迎來豐收。

王實軍家的日歷上詳細標注著一年的農活日程:3月初種馬鈴薯,6月緊接著種菠菜、小白菜,9月開始種第三茬香菜和芹菜。“在小庄子,你找不出一塊閑著的耕地,地不閑,人就不能閑。”王實軍用毛巾抹去頭上的汗珠接著說,“像我一年有350多天都扎在棚裡,小庄子家家戶戶都差不多。”

小庄子鎮有耕地5.5萬畝,分攤到全鎮的3萬多人頭上,人均耕地不足1.5畝。當地農民很清楚,想要依靠種地致富,就要拿出“繡花”功夫,在有限的土地上種出高收益。他們利用冷棚和地膜,上茬種馬鈴薯,下茬種玉米、大豆,在同一塊地實現“一年兩收”。更有像王實軍這樣的勤快人,馬鈴薯搭配蔬菜,一年能種三茬。通過年內多茬種植,小庄子鎮在5.5萬畝耕地上種出近8萬畝的收成。

效益還能不能再提升?今年,村民把目光從土地轉向市場。

綏中縣鐵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丁鐵力到山東學習時發現,生姜種植的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於是買回姜種,在海泉村承包土地大面積種植,全鎮由此掀起種姜熱潮。今年,小庄子鎮生姜種植面積達7000余畝,比去年增加了2000畝。

丁鐵力給記者算了一筆收益賬,去年他承包了150畝地,其中40畝地用來種姜,每畝地產生姜1.2萬斤,每斤售價3元,刨去成本,一畝地淨賺2萬多元。

不局限於生姜這個單一賽道,這些年,小庄子鎮農民不停嘗鮮,種植了獨頭蒜、大蔥、特色蔬菜以及“陽光玫瑰”葡萄、苗木等高利潤經濟作物。今年,又有村民將風頭正盛的“貝貝”南瓜挪到了小庄子種植。小庄子鎮黨委書記劉偉告訴記者,通過年內多茬種植,搭配高經濟價值農作物,去年,小庄子土地裡種出7億多元收益,平均每畝地收入約1.7萬元。

如今,小庄子的種植戶每年都會前往全國各地,既看市場,又學技術。今年春節前,丁鐵力來到山東,在大姜研究所引進了新品種脫毒姜苗,並劃出兩畝地試種﹔打雀村的李敬偉准備7月份到內蒙古和黑龍江,考察新品種“沃土”系列馬鈴薯種子的長勢。“既然地少,就要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與時俱進,才能持續種出高效益。”李敬偉說。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