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守住“兩條底線” 推動三農“三增”

胡海林
2025年04月18日08:10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春小麥播種、大田整地、水稻育秧……一年之計在於春,不誤農時不誤春。當下,遼寧省自南向北徐徐拉開了春耕序幕,各地抓緊農時落實落細各項舉措,夯實全年糧食豐收的基礎。4月1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振興新突破 決勝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圍繞錨定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和農業強省建設目標,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解讀。

作為糧食主產省之一,穩定糧食生產,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因而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被遼寧省放在了糧食生產的重要位置。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要落實生產者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補貼政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33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達到500億斤。建設高標准農田476萬畝。統籌實施黑土地保護,將黑土地保護工程與保護性耕作、補充耕地質量驗收和土壤普查等任務一體推進。深入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大面積推廣高產集成技術。

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的同時,還要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過去的四年,遼寧省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於全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即使去年遼寧省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相關部門多措並舉,確保未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致貧。今年,遼寧省將進一步優化識別方式,努力實現從“人找人”向“數據找人”轉變,提高監測幫扶的效能。分類推進幫扶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穩量提質。堅持精准方略,盯緊每一個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早發現、早幫扶、早化解風險。

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源頭活水。今年遼寧省將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新建改造設施棚室不低於10萬畝,重點支持第三代日光溫室和新型鋼骨架冷棚。推動生豬和肉雞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提升標准化智能化養殖水平,完成200個規模養殖場現代化升級改造,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74%。推進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大力推廣底播、筏式、吊籠等立體養殖模式,加快發展深遠海設施漁業,新建深水養殖網箱100個。同時,繼續發力做強做精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一批百億級特色產業﹔重點推進人參、海參等10個特色產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面推行標准化生產,健全標准體系,建設200個特色產業標准化生產基地,綠色、有機農產品覆蓋率力爭達到80%以上。加快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擴大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工業規模。

鄉村既要富起來還要美起來,統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是主要實現路徑。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健全農村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持續鞏固提升農村環境淨化整治成果。統籌推進農村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托育、養老、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集中集聚、整合利用,新建美麗宜居村1048個,持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60條和鄉村旅游重點村100個。

在強化科技創新和改革驅動方面,遼寧省今年將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建設200個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1萬個農業科技示范主體。推進二輪家庭承包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推動閑置農房盤活利用,重點支持4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質強基增能。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