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

沈陽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初見成效

劉東
2025年04月15日11:24 | 來源:沈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沈陽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初見成效

2025年年初至今,沈陽市已培養技能人才1萬人,高技能人才3000人,累計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別達到99萬人和33.3萬人,在全省名列前茅,為落實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開局之年開了一個好頭。這是4月14日記者在沈陽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多措並舉 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以來,全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相關責任單位,錨定目標任務,多措並舉,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市總工會印發工會系統2025年行動計劃等,為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沈北新區率先出台本地區三年行動方案,市委宣傳部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等內容納入202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市教育局印發通知,推進全市普通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全覆蓋。市人社局貫徹落實“技能照亮前程”工作部署,深入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和2025年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市國資委起草《2025年人才工作要點》,健全完善人才庫建設管理,以創新驅動產業工人高質量發展。市財政局安排預算4.9億元,大力支持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引導校企合作“雙元制”“訂單班”等教學模式改革。

關愛維護產業工人成效明顯

全市各地區各單位通過沈陽工人大思政、企業“工間10分鐘”思政微課堂、深入開展“書香工會 悅讀增智”職工主題閱讀活動等形式推動思想建設的同時,將關心關愛產業工人落在實處。

2025年元旦和春節期間,走訪慰問“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非公企業、科研院所等產業工人1.2萬人次,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價值140.3萬元。大力開展勞動就業服務,鐵西區、沈北新區、遼中區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春風行動”“直播帶崗”“舒心就業社區創建”等活動,協調100多家企業提供3000余個就業崗位。

另外,各地區各單位有序推進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工作,創新開展與新業態頭部企業的平台算法、工資待遇、保險福利等協商。將職工互助保障活動納入全市2025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一季度全市參保單位517家,同比增長61.56%﹔覆蓋職工14.3萬人次,同比增長168.67%。

設立“沈陽工匠日”提升產業工人地位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9月1日設立為“沈陽工匠日”,有效提升了以沈陽工匠為代表的產業工人隊伍社會地位。市總工會推薦沈鼓集團張騰蛟等14人成為全國勞動模范擬表彰對象,選樹宣傳沈飛集團方文墨、沈鼓集團張勇等“感動沈陽人物”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同時,市總工會啟動2025年沈陽“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勞動競賽,圍繞全市“12+1”賽道組織開展十大賽事活動。舉辦“工匠領航·技能強基”系列培訓和市勞模工匠創新訓練營等活動,組織大國工匠、院士專家等高端人才,以服務重點產業鏈、新質生產力龍頭企業為導向,助力青年技工提升技術技能、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優化技能人才培養項目,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年初以來,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0000人、高技能人才3000人。

開展“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程”

2025年,全市將遴選產業工人友好型重點培育對象企業1000家以上,培育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300家左右,選樹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成效顯著企業100家左右……當日,市總工會下發《沈陽市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並進行工作部署。

“沈陽華晨寶馬、沈飛公司、中航黎明、沈鼓集團等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正是因為有李志強、洪家光、方文墨、安亮、張騰蛟等一大批優秀產業工人的有力支撐。”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市開展“產業工人友好型企業培育工程”,就是要通過培育一批領軍標杆企業,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激發全市企業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的內生動力,推動企業和產業工人隊伍形成“雙向賦能”的新發展生態,結成更加緊密的事業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實現共生共贏。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