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

沈陽機器人產業“硬核”實力凸顯

黃超
2025年03月31日13:37 | 來源:沈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沈陽機器人產業“硬核”實力凸顯

3月25日,沈陽奇輝機器人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和技術人員正在對即將交付用戶的翻車機提鉤機器人進行系統檢測。該系列機器人解決了翻車機卸料工序無人化的需求,實現摘鉤、正鉤、復鉤的全流程無人化、可視化、智能化作業。 安呈浩攝

形態各異的水下仿生機器人靈活游弋,仿生海龜背載雷達與傳感器,自主完成水質監測、魚群病害檢測等任務……這是沈陽粼動仿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粼動仿生)的實驗室場景。這家由在校博士生儲逸塵創立的“年輕”企業,僅成立一年半,便憑借低驅動仿生推進技術等多項國內首創成果,獲得數千萬元戰略投資,估值超5000萬元,成為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創新活力的生動注腳。

機器人“硬核”實力凸顯

粼動仿生的崛起,是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蓬勃發展的縮影。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排頭兵”,沈陽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與科研資源,已形成覆蓋機器人本體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

2024年,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主導產業產值突破1548.9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超20%,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企業矩陣“強筋健骨”

目前,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匯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4家,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家、高新技術企業435家。新鬆機器人、沈陽機床、芯源微等龍頭企業領航,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賦能,構建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

以新鬆公司為例,其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佔有率超10%,重載AGV在汽車生產線市場份額達80%﹔真空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國內市場佔比超50%。沈陽奇輝機器人應用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鐵路編組站提鉤機器人,填補了國內和國際的技術空白,對全面實現我國編組站駝峰自動化等方面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產業鏈“筋骨相連”

從上游關鍵零部件到下游系統集成,沈陽機器人產業鏈條環環相扣——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由新鬆數字驅動、高精數控等企業自主供應﹔中游本體制造環節,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近百種產品覆蓋多元場景﹔下游應用端,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在電子、航空、醫療等領域提供成熟解決方案。

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還擁有3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5個國家級創新載體,其中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4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為技術突破提供堅實支撐。

創新“破壁”引領行業

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創下多個“中國第一”:首台工業機器人、首台AGV自動導引車、首台焊接機器人等20余項突破均誕生於此。沈陽機床自研的11米龍門機床定位精度達0.005毫米,躋身世界頂尖水平﹔拓荊科技薄膜沉積設備等技術全國領先。

近三年,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攻克關鍵技術40余項,承擔國家重大項目32項,國產化率超90%的60噸重載AGV已應用於特斯拉儲能工廠。

“沈陽的科研底蘊和產業政策,為企業創新提供了沃土。”粼動仿生副總經理郝天成表示。眼下,這家年輕企業的仿生機器人已在大連、葫蘆島等地智慧漁業中“大顯身手”,而其快速成長的背后,正是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政產學研金”協同發力的生動寫照。

錨定全球機器人產業新高地

面向未來,沈陽正加速布局前沿領域。依托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將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新型感知等關鍵技術,籌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推動人形機器人整機研發及產業集聚。2025年,沈陽計劃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性能比肩國際先進水平,整機綜合技術指標達國際一流,部分產品引領全球。

從實驗室的“一粒種子”到產業的“一片森林”,沈陽正以創新為筆,以制造為基,繪就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壯闊藍圖。在這片黑土地上,一場以智能化為標志的產業變革,正澎湃涌動。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