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建昌萬畝災毀耕地變良田

3月25日,在葫蘆島市建昌縣楊樹灣子鄉蒙古營子村,工作人員熟練地將調配好的肥料裝載到播撒機上,隨著車輛緩緩前行,肥料被均勻地撒在土地上。一輛旋耕機緊隨其后,不僅將肥料充分攪拌進土壤,還順勢完成了打壟作業。
這片佔地80余畝的土地是去年葫蘆島“8·20”洪災中建昌縣眾多災毀耕地之一。自去年10月中旬起,施工單位便全力投入到災毀耕地恢復工作中。葫蘆島市首航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趙洪忠回憶道:“當時地上的沙石有1米深,我們先將沙石剝離,再鋪上50厘米厚的土壤,3月初順利完成客土平整工作。”
為保障土壤肥力,給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施工隊在復墾土地上撒上肥料。“撒肥機施撒的肥料是有機肥,一畝地的用量在1噸左右。”在農田裡指導作業的建昌縣自然資源局土地生態修復辦公室主任楊國峰告訴記者,與傳統化肥相比,有機肥在改良土壤、提供全面養分、減少環境污染和改善農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翻好地,農民馬上耕種,土壤肥力足,農作物產量也有保証。”楊國峰說,針對面積在10畝以上的土地,施工隊借助旋耕機翻地攪拌﹔對於10畝以下的零散地塊,則會把有機肥分發到村民手中讓其自行播撒。
目前,建昌縣首批1.01萬畝災毀耕地已全部完成客土平整,其中0.4萬畝已完成施肥作業。各施工單位正開足馬力,出動100余台機械設備,對第二批0.51萬畝水毀耕地加緊施工,預計全部工程在4月5日春耕前完工。
曾經一片片溝壑縱橫、滿目瘡痍的洪災損毀土地,如今已恢復成良田,還“吃”上了“有機營養餐”。
村民韓維廣今年承包了500畝土地,計劃種植鮮食玉米和土豆。如今,種子早已准備好,近日便要播種耕種。他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今年他成立了家庭農場,還接了薯片工廠的訂單,土豆銷路不愁。黏玉米去年也供不應求,第一茬7月份豐收就能收回成本,還能種一茬白菜和玉米。在韓維廣整理種子時,訂購的一車化肥恰好到貨,他笑著說:“耕種前撒上,讓土地‘吃飽’,收成肯定會更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