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

發展人工智能須發揮人才作用

孫連宇
2025年03月20日14:44 | 來源:沈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發展人工智能須發揮人才作用

  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日前在沈陽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新興產業的進位戰,核心就是爭奪科創人才的拉鋸戰。沈陽要發力人工智能賽道,“搶”對人、用好人是關鍵。當前,沈陽產業轉型呈現出鮮明的梯度特征:以沈鼓集團、新鬆機器人等龍頭企業引領智能制造再升級,以智算中心構建數字基礎設施,以宏圖創展、北方實驗室等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細分領域優勢……這些充分展現了老工業基地的底蘊。而“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格局,為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打下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人工智能屬人才密集型行業,必須厚植人才優勢。既要通過“博士沈陽行”“興沈英才計劃”等積極引進領軍“成手”,形成“龍頭”效應,也要大膽瞄准“潛力股”,通過“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協同育人模式,從應屆生中找苗子。當下,正是“金三銀四”的人才流動黃金期,我們應以“早、快、准、特”四維策略搭建人才招引體系,通過“搶跑”式布局,既能規避與其他城市的正面競爭,更可以通過錯位招引精准鎖定東北地區人才資源。

  “快”字當先的政策迭代,讓人才服務跑出加速度。從獎勵申報到創業審批,推出綠色通道,縮短政策兌現周期﹔精准錨定產業需求,沈陽構建起梯度化引才體系。定向招募創新團隊,形成“領軍人才+技術骨干+青年創客”的人才矩陣﹔構建特色化生態,凸顯沈陽的差異化競爭力。比如,將生活成本優勢轉化為引才利器。面對全國性的“搶人”大戰,沈陽以產業平台吸引高端人才,以應用場景留住技術骨干,以成本優勢集聚青年創客,利用“性價比優勢”產生吸引力。把“補貼競賽”轉向創新生態的系統構建,既要技術人才作為核心驅動,也要經管人才實現可持續進化——這種生態化思維,將使沈陽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與引人、用人、留人等政策有機融合,挺起深藏不露的產業脊梁。

  放眼國內,一家企業成就一座城市的案例不少。同樣,一群人才盤活一個產業的也不少,我們要積極出台政策支持各類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發展,讓科技人才改寫區域競爭格局的故事在沈陽上演。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沈陽需要戰略定力,更需要創新勇氣,才能在賽道上競標奪魁。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