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17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獲國家級命名
2025年03月19日10:51 | 來源:遼寧日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遼寧共有17人入選,共涉及八大門類。截至目前,遼寧共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5名。
此次遼寧入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分別為:民間文學類崔勇(滿族民間故事)﹔傳統音樂類包玉明(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勒津馬頭琴音樂)、於水龍(遼寧鼓樂)﹔傳統舞蹈類巴恆金、袁貴林(秧歌·撫順地秧歌),王吉先(高蹺·蓋州高蹺)、王成德(鼓舞·遼西太平鼓)﹔傳統戲劇類許子林(皮影戲·凌源皮影戲),馬鳳蘭、趙忠義(皮影戲·錦州皮影戲)﹔曲藝類王素珍(二人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關貴林(摔跤·沈陽北市摔跤)﹔傳統美術類劉吉英(剪紙·岫岩滿族剪紙),石岩(錫雕·錦州錫雕),陳煥升、龔振濤(琥珀雕刻)﹔民俗類許亨行(朝鮮族花甲禮)。
近年來,遼寧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建設,涌現出一大批德藝雙馨、技藝精湛,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將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為切實提高非遺保護傳承能力和水平,遼寧2022年出台了《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3年認定第四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9名,涵蓋十大非遺代表性項目門類。實施“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組織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音樂學院等高校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班,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教學體系、工作規范和管理方式。到2024年,遼寧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8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79名。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