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遼寧公司總經理劉宏志:加強數智化銀發服務、增進老年人福祉

“加強數智化銀發服務,以數字技術賦能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福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遼寧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劉宏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出重大部署。2024年1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指出,“加快健全養老服務網絡,優化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專業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推動養老服務擴容提質,進一步激發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活力,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數智化銀發服務對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來自信息通信產業和中央企業的一名代表,劉宏志認為,我國當前銀發群體面臨的關鍵需求痛點,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銀發群體居家養老仍為主流,二是獨居老人養老問題尤為凸顯,三是銀發群體生活方式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
針對如何更好滿足銀發群體居家養老基本生活需求和情感需要,劉宏志代表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依托數字化技術,推動養老納入社會治理體系。
將居民養老納入社會治理體系,整合與養老生活相關的數字化服務信息,推動居家養老逐步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關懷”。推動居民養老信息實現數字化納統,整合民政、衛健、醫保、公安等部門數據,建立老年人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平台形式進行整體構建,實現老年群體基本信息、健康檔案、安全保障、生活起居等數據統一運營。完善數字養老末端單元服務能力,在城市依托智慧社區建設,加快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深度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一體化。在農村依托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村級養老服務站建設,健全鄉村數字養老體系。強化養老數據應用賦能綜合服務提效。政府部門可精細化開展動態資源分配、監管評估與應急管理,基層社區及村委可開展基礎配套精准改造、政策宣講、專項補貼發放等工作,老人及家屬可使用養老金查詢、健康管理及緊急預警等應用。
二是加快數字適老化改造,滿足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從老人最基本最迫切需求出發,加強數字適老化改造,加快推動數智適老產品在居家養老全過程的普及應用。完善數字化養老安全服務。聚焦防摔倒、防走失、防詐騙等基礎服務需求,通過智能穿戴、毫米波雷達、方言語音識別及AI等技術進行硬件環境適老化改造,確保數字養老具備基礎條件。推進數字適老產品融入居家生活。聚焦生活輔助、情感溝通、健康管理等重點需求,對智能產品進行適老化升級,降低老年人使用門檻並提高服務精准度。同時,對積極投入適老化產品研發的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扶持。
三是改善銀發居住配套,保障獨居老人基本生活需求。
推動改善獨居老人特別是農村獨居老人基本養老配套,為數字養老提供基礎條件。加快銀發群體獨居環境改造。推出“宅院適老化改造包”,以數字化適老改造功能解決農村宅院防滑、供暖、照明、防誤操作和緊急響應等基本需要,對於獨居老人特別是生活困難老人進行專項補貼。降低老人智能接入終端使用門檻。推動智能終端制造商發布低成本的適老化智能終端,並對獨居老人特別是農村獨居老人發放定向使用補貼,提升智能終端普及率和使用率。豐富獨居老人精神情感陪伴內容。通過互聯網技術,組織開展數字反哺與文化傳承結對。通過方言版AI情感陪伴,有效增加與獨居老人互動時長。通過開展鄰裡互助,增加獨居老人間社交互動。
四是優化行業基礎規范,護航銀發經濟健康發展。
細化完善養老領域個人信息安全保護規范,明確線上醫療診斷、健康監測等新技術資質標准。完善個人養老信息管理規范。進一步明確個人健康數據的採集邊界統一認定標准,避免企業過度限制功能、影響使用功效。同步建立個人養老數據跨部門共享規范,確保全域數據合規高效互通。完善數字養老各項法律規章制度。明確數字技術應用所引發訴訟問題的責任劃分標准,進一步完善AI問診、生命監測等數智設備的資質認定標准。完善適老化改造的基礎參數。進一步統一適老化產品UI設計、傳感器精度、設備兼容性要求等,實現智能養老生態產品互聯互通,最大程度降低普及成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