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低空經濟蓄勢,何以騰空高飛?——專訪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

2025年02月24日10:23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如今,低空經濟已經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多地爭相在“鼓勵+規范”的政策邏輯下積極布局,搶佔低空經濟“風口”,蓄勢聚能以期取得更大范圍內的競爭優勢。但如何釋放低空新質生產力,讓低空經濟“騰空高飛”呢?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接受了人民網專訪,深入解讀低空經濟的政策導向和發展趨勢,並對朝陽市雙塔區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給予了高度評價。

“低空經濟不僅僅指無人機,還包括低空智聯、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以及傳統的通用航空。”李健指出,目前社會層面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低空經濟就是無人機經濟,但實際上,低空經濟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涵蓋了傳統通用航空和新興技術的融合。

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多方協同,包括空域管理改革、工業基礎、政策支持、人才儲備等。他認為,目前空域管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將在全國范圍內開放試點,逐步調整到位。“一條線一條線地放,再一塊融合飛行。我們在實驗的基礎上嘗試,有一定數據積累以后,讓大家從實驗過程中清晰地看到它是安全的,再大范圍放開。如果講空域開放條件,我認為朝陽地區早就已經具備了。”

李健從多層次深入剖析,充分認為朝陽市尤其是雙塔區具備試點試飛條件,發展低空經濟獨具優勢。

從自然條件來講,雙塔區地處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交界,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軍民航空空域交叉較少,空域廣闊,300米以下空域全域開放。同時當地干旱少雨,年飛行時間可達330天以上。

從產業協同來講,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與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協同推進,雙塔區擁有東北地區通用航空飛行量最大的朝陽機場,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率達92.3%,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破局成勢,這些領域的布局為其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人才儲備來講,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學院、天津杰普遜國際飛行學院坐落在雙塔區,每年培訓學員400余人,形成了“南有廣漢,北有朝陽”的國內飛行培訓格局。

“有條件有資源,有傳統有傳承,這是朝陽絕對的優勢。”李健認為,當地應該在傳統的有人機和無人機的有機的結合上好好做文章,包括用無人機去開拓更多的通用航空市場,打開航路,打開空域,為未來的無人機的運行創造條件。“低空經濟發展要因地制宜,要以地方實際為牽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這就是合適。”

李健特別提到,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進一步放寬政策,推動私人飛機的普及。“目前,有人機的私用飛行小時數僅佔總飛行小時數的3%,這部分市場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他表示,如果私人飛機能夠像私家車一樣自由使用,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李健以深圳往返珠海的大灣區首條常態化運營短途運輸航線為例,勾勒低空出行商業化運營“新圖景”。“地面行程當中200—300元網約車的價格,放到空中就可以使用。我們期待2026年能夠看到真實的,至少是試驗性的市場化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承擔該條航線運載任務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龍”由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該公司在2月20日召開的朝陽市雙塔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暨項目簽約大會上,與雙塔區政府簽約達成戰略合作。

“隻有走到大眾化、市場化的階段,低空經濟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李健對未來充滿期待。

(責編:尹柏寒、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