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書寫低空經濟“先行示范”新答卷——專訪朝陽市雙塔區委書記李鴻雁

近年來,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委、區政府始終將發展低空經濟作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和強大動力,致力於集聚各方優勢資源,採取務實有力舉措,搶抓全面振興發展機遇,推動雙塔低空經濟實現從蓄勢“起飛”到加速“騰飛”的轉變。2月20日,朝陽市雙塔區委書記李鴻雁接受人民網專訪,表示雙塔區將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建設低空制造、試飛及驗証測試基地、低空飛行服務保障中心、低空科創基地,高質量書寫低空經濟“先行示范”新答卷。
人民網:近年來,多地爭相布局低空經濟這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能否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雙塔區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的優勢?
李鴻雁: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雙塔區。雙塔區是遼寧省朝陽市中心城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我們這裡歷史文化悠久,是傳承1700年的三燕故都所在地。我們這裡生態宜居,大凌河穿城而過,4A級鳳凰山景區緊鄰城區。我們這裡經濟發展提速起勢,2024年GDP增速6.1%,高於國省市水平。先后獲評國家科技進步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省發展服務業先進城區、省創新驅動助力示范區。
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我們用足用好“五大比較優勢”:
一是在空域方面。我們這裡干旱少雨,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十年九旱”,這對發展農業雖然是不利因素,但是對於發展低空經濟卻是得天獨厚。我們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左右,年飛行時間可達330天以上。
更有優勢的是,我們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軍民航空空域交叉較少,空域廣闊、利用率高。300米以下空域全域開放,可輻射使用全市近10000平方公裡空域。同時,我們正在全力做好永久適飛空域申報工作,讓企業“即簽即飛”。
二是在區位方面。我們地處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交界,西與京津冀相連,東接東北城市群,融入京沈“兩小時經濟圈”,是東北通用航空的關鍵樞紐。
三是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們雙塔地方雖然不大,但是有東北地區通用航空飛行量最大的朝陽機場,每年保障各類通用飛行11余萬架次。我們還有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學院、天津杰普遜國際飛行學院,每年培訓學員400余人。2024年組織318個飛行日,安排飛行7萬架次、4.43萬小時,維修保養72架飛機,形成了“南有廣漢,北有朝陽”的國內飛行培訓格局。
四是在產業方面。傳統的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率達92.3%。新的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特別是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破局成勢,產品廣泛應用於高端航空航天等領域。
五是在人才方面。朝陽是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基地,培養了大批的產業工人、技術工人。我們與省內外多所高校簽訂人才招引合作協議,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我們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發放普惠性生活補貼和一次性購房補貼,特別是對產業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萬元的科研經費補貼,全力解決好人才后顧之憂。
特別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投入5000余萬元資金,建成10萬平方米集科技成果轉化孵化、中試驗証、高端人才招引於一體的雙塔大學科技園,目前入駐專家團隊22個、120人,其中博士后22人。
近年來,我們搶抓國家發展低空經濟這個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用足用好“五大比較優勢”,從2023年就開始布局低空經濟產業,加入了民航無人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遼寧省首家國有低空運營公司,並以公司為平台,包裝項目3個,爭取資金15億元。
我們還重點建設千畝低空經濟產業園,全力招引上下游企業,項目簽約金額突破120億元。投資21億元的遠信無人機固態電池開工建設,國家航空森林滅火實訓基地、國家氣象機動觀測東北區域分中心、遼寧應急航空護林站開工在即。
人民網:看來雙塔區的確在自然條件、基礎設施、人才儲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那麼雙塔區有哪些具體規劃來推動簽約項目成功落地並投入實際運營,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低空經濟格局?
李鴻雁:今天,參加大會的低空經濟企業有22家,其中10家與我們簽訂了合作協議,特別是新郵智能科技(嘉興)有限公司、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等6個項目預計能夠在今年上半年實現落地,年內就可投產、形成產能。
在推動項目落地方面,我們抓實抓好“四大服務”:
一是在落地服務方面,我們加快建設1000畝低空經濟產業園,為簽約項目用地提供充足保障。同時,我們還為簽約企業提供了10萬平方米的標准化廠房,讓簽約項目可以“輕裝上陣”“落地即生產”,既可以幫助企業節省資金,又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投產、更快搶佔市場先機。
二是在營商環境服務方面,我們從項目簽約、落地、建設、投產全流程,推出“四零服務”即零等待審批、零成本入駐、零距離配套、零干擾運營,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此外,我們還擁有優良的生活環境,域內有2家三甲級醫院,有3所省級示范型高中、1所本科院校,為企業員工就醫、子女上學提供充足保障。在前面,我也說了,我們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鳳凰山緊鄰城區,就是我們的“天然氧吧”,去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25天。
三是在金融服務方面,我們與建行、工行等國有大行簽訂了政銀企合作協議,為項目落地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服務。
四是在政策爭取服務方面,我們成立了遼寧朝陽(北京)低空經濟產業項目工作站,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政策動態,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持提供最優質服務。
人民網:如您所言,發展低空經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相應的政策保障,雙塔區還將開展哪些工作,讓低空經濟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服務百姓生活?
李鴻雁:結合雙塔的實際情況,我們因地制宜,先行先試,做實做好“三個低空+”。
第一個“低空+”,即“低空+文體旅”。我們先行先試,在 4A級景區鳳凰山建成了遼寧省首個120米以下低空應用場景,特別是開展千架無人機編隊表演,為游客提供了視覺盛宴。
下一步,我們將把成功經驗復制推廣至全市76個國家A級以上景區,不斷開發特色化的低空消費場景,設計低空旅游線路,不斷拓展“低空+運動”“低空+游覽”等各類型“低空+文體旅”產品。
第二個“低空+”,即“低空+物流”。物流配送、外賣配送常態化運行,滿足游客、群眾多元化需求。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擴大低空物流應用規模,特別是與本次簽約的順豐豐翼無人機公司深入合作,先行開展無人機末端物流配送試點驗証和推廣示范,探索北方城市外賣、物流等領域應用無人機終端配送模式。
我們還將依托朝陽機場建設多層次物流運輸方式一體化監管服務平台,建設有人機與無人機銜接的航空物流網絡,打造航空物流基地,滿足多式聯運運輸需求。
第三個“低空+”,即“低空+科普”。我們在中小學積極開展低空科普教育與社團活動,燕都小學年僅12歲的白熙澤同學獲得了2024世界無人機競速錦標賽個人組、青少年組亞軍。
下一步,我們將在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低空科普館、低空飛行營地,開發實景化、沉浸式科普產品,開展航空主題特色研學。在中小學,我們將舉辦航模比賽、飛行模擬賽、無人機操控及競速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低空領域的探索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為低空領域儲備優秀人才。
人民網:從您的介紹我們充分了解到雙塔區低空經濟發展潛能充足,前景廣闊。展望未來,雙塔區發展低空經濟的目標和願景能與大家分享一下嗎?
李鴻雁:著眼未來,我們制定了《低空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著力構建“一核兩翼三區”的發展格局,即以朝陽機場為核心,全力打造通航運營中樞,使其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在東西兩翼分別布局智能制造與創新研發板塊﹔形成教育培訓、文旅體驗、應急救援三大功能片區,實現產業功能的合理分區與協同發展。到2030年,力爭低空經濟規模躍居東北前列,綜合科技能力持續提升、產業融合跨越發展、基礎設施優化布局、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具體我們將在三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全力建設“四基地”。著力建設通用航空器制造基地、通用航空器試飛檢測基地、低空飛行服務保障中心、低空科創基地。
二是全力建設“四中心”。著力打造適航審定服務中心、培訓考試認証中心、運行管理服務中心、應用創新孵化中心。特別是要利用優良的空域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北方規模最大的無人機培訓考試認証中心。
三是全力拓展“四示范”應用場景。著力拓展公共服務、無人機物流、空中交通、“低空+”四個領域的示范應用,高質量書寫低空經濟“先行示范”新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