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在一流營商環境中“枝繁葉茂”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對民營企業家的關心關懷,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會議精神在我省迅速引發熱烈反響,社會各界紛紛就如何讓遼寧民企大顯身手展開討論。
於遼寧而言,民營企業是推動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重要力量。但一段時間以來,遼寧民營經濟無論在體量、質量上,都與發達地區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企業好,產業好,遼寧才會好﹔企業強,產業強,遼寧才會強。近年來,省委勇於直面問題、不斷破解難題,明確提出要盡快補齊民營經濟這一發展短板。經過全省上下各級部門奮力進取,民營企業奮發圖強,目前這塊短板正在抻長。
數據顯示:2024年,我省新登記民營經濟經營主體73.9萬戶,實有511.6萬戶,增長3.2%,佔全部經營主體總量的96.2%。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4.1%,高於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1個百分點。外貿方面,2024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3651.9億元,增長2.7%,增速高於全省3.2個百分點,進出口額佔全省進出口額的47.9%,是遼寧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
數據變化喜人,仍需加倍努力。如何將“短板”變成振興的“跳板”?我省各地各部門都鉚足了勁兒。
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我省將其作為實施三年行動的“先手棋”、打好新時代“遼沈戰役”的“關鍵仗”。省委連續兩年召開“新春第一會”,主題都是優化營商環境。
政策的“精准滴灌”,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包括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加強法治保障等六大方面26條。此后,省政府又出台了推動經濟穩中求進“43條”、進一步推動經濟以進促穩穩中提質“16條”、經濟社會若干領域穩增長惠民生“27條”,這些政策舉措靶向准、落點實、含金量高,民營企業均是重要指向。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張蘇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持續發揮好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總、協調各方的作用,整合各部門力量,強化服務意識,持續推進各項政策文件落實落地,同時開展好國家即將出台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宣傳貫徹工作,全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取得扎實成效。
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有利於激發競爭和創新活力。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持續為民營企業發展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出台優化營商環境35條舉措,深化企業開辦、注銷、變更和開餐飲店、藥店等“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大力創建“清風窗口”,開展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突出問題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等。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們將堅定信心,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助力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省市場監管局公平競爭審查處處長董洪波表示。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加強對市場的規范、引導和服務,消門檻、破壁壘、除阻礙,促進政策從“最初一公裡”到“最后一公裡”銜接協同,提高政策整體效能。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深化提質行動,實施“淨源2025”專項行動,從源頭上遏制政策制定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以改革破題,以創新開路。近年來,我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全生命周期服務質效持續提升,一大批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得到解決,90%以上的企業認為我省營商環境越來越好。
聚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省數據局(省營商局)黨組書記、局長艾紅鍔表示,今年將以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綜合成本為主線,以提升企業滿意度、獲得感為目標,系統性謀劃、小切口破題,深化綜合窗口等重點領域改革,打造一系列具有遼寧特色的涉企服務名片,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同時,不斷提升數字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質效,緊緊抓住遼寧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這一契機,夯實數據基礎設施和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速建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數據安全體系、數據人才和數據文化生態環境體系,努力破解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堵點卡點問題,為我省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態環境。
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脈,成本是企業生存的“命門”。近年來,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採取一系列舉措,引金融活水潤產業“良田”。政金企合作持續深化,省市聯動舉辦投融資對接活動400余場,解決融資需求522億元,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線上撮合融資1457億元,各市首貸中心幫助1.9萬首貸戶融資近380億元。同時,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會同發改、金融監管等部門發揮省、市、縣(區)三級協調機制作用,組織2萬余人摸排走訪50.8萬戶經營主體,累計放款371億元。2024年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492億元,同比增長13.5%,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8個百分點。
“盡管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經濟發達省份相比,我省民營企業融資仍面臨貸款增速偏低、上市公司數量增長乏力、創投機構不活躍等問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創新“全量金融資源服務模式”,整合銀行、保險、証券、基金、擔保等各類資源,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強化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實施“普惠金融直達工程”,發揮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作用,對企業融資能力精准畫像,實現金企智能撮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線上“一鍵式”觸達的解決方案。
優化營商環境既包括硬環境,也包括軟環境。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梁啟東認為,相對於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一個地方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政務、政策、法治、市場與人文等環境,是民營企業能否蓬勃發展的關鍵。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不是自設指標,而是要對表中央、對標先進、對接國際規則的要求。對於各級政府、各級干部來說,要不斷轉變觀念、改進作風,把優化營商環境當成“我的責任”,把為群眾、企業辦事當成“我的榮光”,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養成思想自覺,形成行為習慣。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我省民營企業中引發熱烈討論。“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堅定了我們廣大民營企業家克服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一切困難和挑戰,建設家鄉和回報家鄉的信心和決心。”億達數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大海說。
近年來,遼寧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創新且高效的工作,於大海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認為,今天的遼寧既有發展的“速度”、產業的“厚度”,也有創新的“熱度”、情感的“溫度”,是一方干事創業的沃土、成就夢想的福地。
於大海坦言,營商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不斷優化的過程,希望各級政府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上繼續發力,杜絕軟拒絕、慢作為,在“親而有度”基礎上,更要“清而有為”,並妥善解決各類歷史遺留問題,讓廣大民企能夠更好輕裝上陣,專注持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