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之年遼寧省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打贏決勝戰,收官“十四五”,必須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在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的基礎上,今年,遼寧省將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政府更有為、市場更有效,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遼寧擁有“如魚得水”的獲得感、“如沐春風”的禮遇感、“如鳥歸巢”的歸屬感。
2月12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紀委監委、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省營商局)相關負責同志分別介紹營商環境監督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深化監督優化環境
三年行動攻堅之年,省紀委監委推動營商環境監督,全面梳理、立案查處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線索5439件,在監督清理影響振興發展的做法、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八個方面取得了務實成效。
決勝之年,省紀委監委部署“六個縱深推進”,包括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推動政府部門有力有效解決合理訴求,嚴查“多次分派件”背后的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縱深推進營商環境問題訴求有效終結﹔持續整治新官不理舊賬、招商不誠信、承諾不兌現等現象,聚力攻堅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深度清理影響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縱深推進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有力破解﹔深入整治招標投標領域亂象,縱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更加公開透明﹔緊盯訴求反映逾期未解決、辦結后“不滿意”、重復舉報件,強化風腐同查同治,縱深推進破壞營商環境案件強力查辦﹔強化對法律服務行業監督管理,縱深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以“清風窗口”“清風干部”“清風村社”等“清風典型”強化正向引領,以全領域拓展《辦事不找關系指南》,縱深推進“清風遼寧”“陽光遼寧”協同發力。
為保障工作取得質效,省紀委監委部署18項監督措施,制發任務分工,明確責任部門,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機制,緊盯疑難復雜事項、多次重復舉報等難點,發揮大數據監督作用,深挖“風腐責”問題,以點的突破帶動面的整治。堅持“盡職免責、整改減責”,打好容錯容缺、澄清正名、查處誣告、跟蹤幫助“組合拳”,激發擔當作為動力、保護敢闖敢試熱情,彰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硬度、執紀的溫度、破障的力度。
提升服務便利度滿意度
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社會關注度高。去年,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各領域狠抓國家決策部署落實落地,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平台整合更加完善,行業監管更加規范,服務保障更加有力。
今年,省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職能作用,持續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更加公開透明。研究建立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全省各行業、各地區各類交易系統、監管系統、服務系統以及相關配套系統,實現一網展示、集成服務,建立全省統一的招標投標領域主體信息庫,推動省內招標投標交易主體登記、資格、業績、信用等信息統一共享、分類管理,分行業建立省市縣(區)一體化垂直監督管理體系,組織開展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窗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繼續執行專班服務保障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決勝之年重大戰略項目,著力提升服務的便利度和滿意度。持續聚焦“兩重”建設深入實施的重大工程,做好秦沈高速二期、礦業權交易和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重點項目的交易服務,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全鏈條、各環節的快速執行落地﹔持續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全省一張網”的供給能力。強化對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圍標串標、暗箱操作、弄虛作假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現和預警能力,助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
“高效辦成一件事”提質拓面
過去一年,遼寧省以推進綜合窗口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力推進無差別、分領域、功能性等綜合窗口建設和“受審分離”模式,實現“一事跑多窗”向“一窗辦多事”轉變。目前,全省縣級以上政務服務中心進駐窗口和工作人員平均縮減57.2%和51.2%,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率超過90%。
今年,全省數據和營商環境系統將圍繞優化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規范透明的法治環境、誠信和諧的開放環境,開展系列專項行動。重點抓好便利經營主體准入退出、降低經營主體成本、拓展“免申即享”覆蓋面、優化融資服務等工作﹔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提質拓面、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開展“便企利民直通車”和基層行等工作﹔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推行“掃碼入企”、實施跨部門綜合監管等工作﹔抓好誠信政府建設、便利信用修復、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便利來遼在遼外籍人員工作生活等工作,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和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