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急診室內的別樣春節

2月1日,正月初四,遼寧省錦州市的街頭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輛擔架車被推進了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急診室,上面躺著一名老年男性患者,面色蒼白,生命體征極不穩定。
“患者血壓持續下降,已經出現休克症狀,必須立即採取措施。”消化科主任郭蓮怡了解患者情況后,第一時間診斷為息肉切除創面出血,決定先為患者進行快速補液,以補充血容量,提升血壓。
郭蓮怡正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經了解得知,這名患者幾天前在外院經歷了息肉切除手術后,突然出現便血情況,被家屬緊急送到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由於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患者身體機能衰退,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他的血壓就已經下降到了極其危險的水平。
又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的硬仗打響了。
經過一系列的處置后,患者的血壓仍沒有明顯的回升。郭蓮怡深知,此時必須採取進一步措施,否則患者的生命將危在旦夕。“准備進行內鏡下止血。”郭蓮怡說。
內鏡下止血是一項高難度的操作,需要醫生具備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郭蓮怡絲毫沒有猶豫,她相信自己和團隊的能力,一定能夠成功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郭蓮怡小心翼翼地將內鏡插入患者的消化道,全神貫注地察看患者創面出血的情況。屏幕中,患者的腸道裡已經充滿了血液,但出血點如同一個噴涌的泉眼,仍在不斷地涌出鮮血。郭蓮怡目光堅定,熟練地操作著內鏡,將止血器械送到出血點處,精准地夾住了出血點。
“太好了,出血止住了!”護士們激動地歡呼起來。
經過及時的治療,患者的病情終於逐漸穩定下來。他的血壓開始回升,臉上也漸漸恢復了些許血色。家屬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千言萬語化作了一句句誠摯的感謝。郭蓮怡疲憊地摘下口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醫院裡的春節,沒有高挂的大紅燈籠,沒有四處張貼的春聯,但卻充斥著別樣的“年味”。萬家燈火時,醫護人員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生命護航,為患者們帶來希望。同樣的新春,別樣的“年味”,卻都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