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菜市場裡的“安檢員”

1月25日是春節假期前的最后一個休息日。早上6點,天還沒亮,沈陽副食十二線農副產品市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二線”)的食品安全員王麗娜來到燈火通明的蔬菜配送廳,採集當天的檢測樣品。
穿梭於各個檔口之間,不一會兒,王麗娜就採集了韭菜、芹菜、豆角、蒜薹等十幾種蔬菜樣品。回到快檢室,她仔細去除蔬菜上的泥土,將每種蔬菜取樣、稱重、滴入試劑,對農藥殘留等指標進行檢測。
王麗娜對蔬菜樣品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人民網記者 孝媛攝
“我們每天都會即時公示市場食用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信息,如果發現快檢不合格產品,會按照程序進行復檢、實驗室復檢,復檢不合格的就地銷毀。”王麗娜說道。
十二線是沈陽市政府“菜籃子”工程的重要載體,市場裡的800多個檔口主要經營蔬菜、肉類、海鮮、糧油等農副產品,每天不僅有商販、餐館前來進貨,還有很多市民到此選購食材。
守牢食品安全防線,需要企業的自律,更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管。沈陽市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北市場市場監管所安排專人,每天駐扎在十二線,查驗進貨票據、貯存條件、環境衛生、人員健康等情況,給消費者營造安心的購物環境。
6點50分,北市場市場監管所駐場員任慶峰來到十二線,換好制服,他走進肉品專區,開始了一天的巡檢工作。
“雖然正常上班時間是8點,但十二線批發、零售都有,很多商戶從凌晨就開始營業了。所以作為駐場員的這幾年,我每天7點左右就到市場,周末也幾乎沒有休息過。”任慶峰七拐八拐來到一個檔口,指著上面的編號說:“昨天查到0213,今天從0214開始。”
任慶峰(左)與同事在查看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証。人民網記者 孝媛攝
“您好,我是市場監管所的,檢查一下票據。”接過商戶遞過來的一張A4紙大小的票據,任慶峰給記者講解道,“這上面包含了動物檢疫合格証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証,還有瘦肉精的檢測報告,檢測結果是合格。這幾個証明都齊全就是可以的。”
每天,任慶峰都會像這樣監督抽查兩三百個檔口,一天下來,步數輕鬆過萬,“都不用專門健身了”,他笑著說道。
走出肉品專區,任慶峰看到公示板上已經貼上了當天的蔬菜快檢結果,“挺好,今天又是都合格。”
採購年貨的張玉清阿姨也看到了檢測結果,“我一直在這買菜,東西全、價格還便宜,最主要的是吃著放心!”她的手推車裡,滿滿當當塞著排骨、肉餡、青菜、水果等年夜飯的食材。
市民選購食材。人民網記者 孝媛攝
臨近春節,為了守護好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沈陽市市場監管系統在引導食品銷售單位規范經營的同時,持續加強巡查檢查,加大對商超、農批(貿)市場、生鮮超市、商業街區、網紅打卡地等重點場所的監管力度,以節日旺銷食品為重點品種,嚴查“三無”、過期、假劣、腐敗變質等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元旦以來,全市累計檢查重點食品銷售單位1135家,安排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抽檢300余批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