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打好創新牌 挺起科技強市的“脊梁”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過去的2024年,沈陽科技創新成果遍地開花,嫦娥六號月球取壤,鋁基復合材料、輕質異形鋁合金、全景相機轉台等科技成果功不可沒﹔優質鈦合金鑄件應用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工程和裝備﹔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新藥用於延緩兒童近視進展……正是這樣一項項的新成果、新突破,支撐著沈陽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不斷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培育和壯大,提升沈陽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創新讓企業跨界贏得市場
今年1月24日,一筆來自某著名汽車企業的新能源電池包裝訂單,讓沈陽金宇吸塑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宇吸塑)迎來了“開門紅”,注定了新的一年將實現發展的新境界——跨界經營獲得成功。
2024年,金宇吸塑銷售收入增幅達15%,這是金宇吸塑連續第五年實現兩位數的增幅。作為專業生產制杯印刷、注塑、模內貼、吸塑產品的企業,雖然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荷蘭曲面印刷設備等,但處在“紅海”之中,競爭非常激烈。
如何讓“紅海”變成“藍海”?
金宇吸塑的選擇是,通過產學研結合等形式進行技術創新實現。僅2024年,金宇吸塑技術創新就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推出特殊印刷技術,讓塑料杯有了凹凸態、立體感,被蜜雪冰城等聞名企業採用,創造了一個數千萬元的市場。二是研發的高組合新材料,使冰激凌保質期由1個月提至9個月,實現了產品更大范圍、更長時間的流通。此產品一出,立刻獲得了國內某頭部奶業企業青睞,迅速應用於海外市場,金宇吸塑也獲得了百萬級的首單,敲開了數億元的“藍海”市場。三是為某國際著名汽車企業新能源電池研發出抗靜電產品,被迅速用在產品運輸之中,給企業降低30%成本的同時,也開拓了又一個數千萬元的市場。“金宇吸塑穩健發展的訣竅就是高強度的技術創新。”金宇吸塑董事長李廣端深有感觸地說。
企業創新,星火燎原
金宇吸塑是沈陽企業創新的一個典型案例,在沈陽,企業創新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2024年,泊肅葉科技(沈陽)有限公司在復合銅箔制備技術上取得新突破,伴隨著自主研制的大規模連續式復合集流體鍍膜機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企業全年生產了10台大規模連續式復合集流體鍍膜機,一躍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和遼寧省瞪羚企業。
在進軍新能源和儲能新賽道后,泊肅葉科技便錨定爭做全球新能源電池復合集流體產業頂流企業的目標,在研發投入上不遺余力,與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打造特種鍍膜裝備研發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並研制出三代大規模連續式復合集流體鍍膜機產品,是全球唯一的新能源電池復合集流體鍍膜材料批量生產高端設備。
中小企業創新積極性高,大企業也奮勇向前。沈鼓集團、新鬆機器人、東軟醫療、沈飛民機、拓荊科技、北方重工、東北制藥、三生制藥……每個企業都能講出自己技術創新的動人故事,也都因創新而強。
據悉,2024年,沈陽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30項,累計解決技術問題215個,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以及專利、標准等290項。全市新增1家獨角獸企業、1家種子獨角獸企業和320家雛鷹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902家,總數佔全省的42.2%﹔科技型企業總數達到25318家,增量和總量持續保持東北地區首位。
創新平台,蔚然成風
2024年,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有點忙”,作為沈陽市3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科技園常態化開展項目路演,舉辦“科轉沈陽·賦智惠企”科技成果專場路演,通過建設清潔燃燒與儲能技術中試基地,校企合作打造技術創新、概念驗証和中試熟化三大核心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目前已轉化高校專利技術50余項,促成40余項科技成果在能源電力企業推廣應用。
近年來,沈陽不斷構建高水平創新空間格局,更大范圍、更高質量集聚創新資源要素。2024年啟動建設了7個科創街區和13個科創園區,大學科技園、創業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基地等成果轉化承接載體達到110家。渾南科技城核心功能區開園后,首批便集中入駐了50個重點科技項目,包括3個院士科技創新中心、10個要素功能服務類項目、3個聯合共建類項目和34個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
沈陽著力構建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高能級創新平台體系。2024年新增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總數達到79個,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台總數達到1710個。遼寧材料實驗室、遼寧遼河實驗室、太行實驗室遼寧基地、超大型深部工程災害物理模擬設施等重大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創新策源能力不斷彰顯,產出了一大批基礎性、前沿性科技成果,大大提升了沈陽創新水平。
創新人才,茁壯成長
人是創新水平高低的決定者,沈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也在聚焦引育創新人才攻堅實現了突破。沈陽大力實施“興沈英才計劃”,構筑人才競爭優勢。2024版“興沈英才計劃”政策措施出台,推出了24條政策措施,在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沈陽發展厚植人才沃土方面,展示了沈陽的誠意,引起社會好評如潮。
沈陽以引進培育一批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高端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為方向,聚焦十大重點產業集群,修訂細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支持政策。建設市級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需求儲備庫,年度征集入庫項目91項。推動33個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項目落地,引進各類外地人才104名,支持110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團隊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破解產業發展技術難題。創新實施“一院士一平台一園區一基金一服務”專班服務,推進飛行器未來技術中心、石墨烯制備及新能源動力電池導電劑產業化等一批院士成果轉化落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