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破題 關鍵處發力

■省人大代表孟偉:多舉措激發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省人大代表王旭:推進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及信用體系建設
■省人大代表任立輝:強化部門間系統協同和數據共享
■省人大代表文磊:全面推行企業管理人員不勝任退出制度
■省人大代表孫艷朝:實施更加精准的人才引進政策
■省人大代表王國林:辦好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一件事”
全力推進改革攻堅!
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來,遼寧省以改革創新之進,促高質量發展步伐之穩,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新時代遼寧呈現出富有活力、充滿生機的新氣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問題導向,全力推進改革攻堅。找准“小切口”,抓住牽引性、支撐性工作,推進改革可感可及、行穩致遠。
大局上謀勢,細微處落子。審議中,代表們認為,我們要堅持從“小切口”破題,向關鍵處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必將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戰決勝注入澎湃動力。
直面問題 重點突破
在實施三年行動過程中,遼寧省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我們在改革中前行、在改革中受益。”孟偉說,大連重工裝備集團堅持打好改革“組合拳”,激發內生活力和動力,提前半年實現“三年200億營收倍增”的奮斗目標。
打贏決勝之戰要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對此,孟偉建議,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不斷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進一步深化中層干部市場化選聘,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升國企市場化、現代化經營水平,激發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改革關頭,直面問題,重點突破。”文磊說,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國有企業聚焦主業、深耕主業,持續降本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健全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優化國企內部管理機制,全面推行企業管理人員不勝任退出制度,提升運行效率和競爭效率﹔以項目建設為牽引深化央地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精准服務 有事襄助
民營經濟是推進遼寧振興發展的生力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企業家創新創造”“強化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我們應該從推進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及信用體系建設入手,充分發揮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服務機制作用,精准化服務企業融資,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企業。”王旭建議,對於信用良好但暫時遇到資金困難的經營主體,成立金融服務專班,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對於生產經營正常但暫時被列入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單的經營主體,“手把手”指導企業完成信用修復,讓企業重新參與市場公平競爭,以信用賦能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就如何提高服務企業水平,王旭說,阜新強化“營商會客廳”“項目管家”等服務品牌建設,持續開展“政策找企”行動,推進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同時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各級政府做到有事襄助、無事不擾,尊商重商、親商安商,就會讓各類經營主體扎根遼寧的信心更足、干勁更大。
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遼寧希泰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去年,企業投資建設了年產50萬支集成電路設備關鍵零部件項目,相關部門推出“拿地即開工”、企業家交流驛站等利企服務舉措,讓作為公司總經理的孫艷朝深切感受到各級政府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決心。
針對企業急需的高端管理、研發和專業人才,孫艷朝建議相關部門實施更加精准的人才引進政策,助力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優化環境 決戰決勝
水好魚歡躍,巢暖引鳳棲。遼寧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遼寧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外界對遼寧的預期發生重大轉變。
“經營主體增長3.1%、活躍度首次超過全國水平。”報告中的這一好消息,讓代表們振奮,好的營商環境會形成近悅遠來的強磁場,吸引各類經營主體看好遼寧、投資遼寧、扎根遼寧。
任立輝建議,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強化部門政策、業務、系統協同和數據共享,確保“一件事”場景智慧精准、高效辦成。去年,全國首個民生訴求辦理大模型在沈陽市渾南區成功上線,110平台和12345平台對接融合,今年深化29個部門間數據整合共享,確保在容缺審批、網上可辦、綜窗受理、聯批聯審、“最多跑一次”上更方便快捷。同時推出200個以上“邊問邊辦”場景,持續增強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
“決勝之年,要在優化營商環境這一賽道上全力沖刺。”王國林說,現在,“就近辦、馬上辦、一次辦”,優化營商環境力度越大,就越能辦好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一件事”。以他所在的企業為例,這兩年,用地和項目審批的質量與效率明顯提升,相關部門不僅簡化辦事程序,還主動上門服務。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進一步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王國林建議,著力提高資金要素配置效率,多維度優化融資結構,全方位改善金融服務,切實保障資金供給,特別是在推進重大項目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提供好支撐性和基礎性服務,完善各類保障機制,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和高效實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