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在深度融合中迸發文旅新活力

2024年12月28日,百余台自駕車輛從位於G228公路起點的丹東虎山長城出發,開啟通江達海之旅﹔12月29日,遼寧省大眾冰雪溫泉體驗季暨沈陽冰雪嘉年華啟動,為游人送上冰雪狂歡﹔12月30日,遼寧冬季旅游推廣季活動開幕,向大眾展示冰雪新玩法﹔12月31日,遼陽平胡樓長城文化展示館正式開放,打造古城文旅新地標……
2024年歲尾,持續上新的文旅活動,為遼寧文旅產業全年發展畫上了一個熱氣騰騰的句號。
過去一年,錨定“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目標定位,遼寧省精心整合文旅資源,持續提供更有品質、品位、品牌的文旅產品和服務,奮力打好打贏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文旅攻堅戰。
無論是“文旅+百業”還是“百業+文旅”,做好融合大文章,是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2024年5月25日,全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奏響融合“最強音”,全面謀劃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的“一盤棋”發展。
積極打造富有遼寧獨特味道的文旅新業態、新場景,強化旅游“夜經濟”,文體旅融合展現新氣象。“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展覽去旅行”“大眾冰雪+溫泉康養+民俗體驗”拉滿融合激情與熱度。承辦第十二屆全國雜技展演,實現文化藝術與城市旅游的“雙向奔赴”。全省各地舉辦各具特色的馬拉鬆賽事,精心設計的線路、特色的食物補給、豐富的文旅活動充分彰顯城市的多元魅力,讓“流量”變“留量”。截至2024年11月,全省共舉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50場次,吸引觀眾85.4萬人次,收入達5.51億元。
推進文體旅、農文旅、文商旅項目投資建設,培育文娛旅游新消費增長點,過去一年,全省文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省640個文旅投資項目火力全開,預計完成投資280億元。大連博濤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全國成長性文化企業30強,大連海昌集團入選中國旅游集團20強。“游購鄉村”、自駕游遼寧、金秋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季、“花式過冬、嗨游遼寧”等文旅活動推動遼寧文旅人氣熱度持續攀升,市場全線飄紅,遼博文創、沈陽小河沿早市、大連港東五街等文旅IP火爆“出圈”,國慶假期主要旅游指標創下歷史新高。
讓文物“活”起來,過去一年,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現新突破。事關紅山文化,有幾件大事發生——成立紅山文化研究院、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走進《中國歷史》教科書、牛河梁遺址博物館重新布展對外開放。出台《遼寧省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非遺系統性保護基礎更加扎實。新增國家等級博物館16家,其中鞍鋼博物館、抗美援朝紀念館、遼沈戰役紀念館成功躋身一級館。“博物館熱”成為遼寧文旅新名片,截至2024年9月,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共接待觀眾3085.2萬人次,實現文創收入1.2億元。國慶節假期,沈陽故宮、遼寧省博物館分別位列全國博物館客流指數第五名、第十名。
文旅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不斷邁上新台階。品牌建設成效斐然,沈陽市喜獲全國“游客滿意十佳城市”﹔大連市長山群島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實現遼寧“零”的突破﹔本溪市五女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阜新市德力格爾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獲評全國5C級營地,填補遼寧省空白﹔大連市金石灘魯能溫泉獲評“中國五星級溫泉”……這些榮譽,不僅提升了遼寧文旅形象,也為遼寧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在“親客、利客、便客”上狠下功夫,遼寧省不斷完善旅游公路、特色餐飲、接駁系統、便捷支付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出消費惠民舉措,讓游客在發現遼寧之美的同時深深感受到遼寧之好,特別是體驗到遼寧冬季旅游“不太冷、不太遠、不太難、不太貴”的比較優勢。
隨著2024年的落幕,遼寧文旅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預計全年接待游客6.5億人次,同比增長27.7%﹔旅游綜合收入6300億元,同比增長25.4%。數字的增長,力証了遼寧文旅市場的活力,更預示著遼寧文旅產業將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新的更大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