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遼寧頻道專題策劃

“舒心就業”進社區 就業服務到家門

韓冰
2024年12月19日14:46 | 來源:沈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舒心就業”進社區 就業服務到家門

遼寧成功金盟律師事務所,是山東堡社區轄區的“老單位”。今年,律所把所內的保潔、保安、食堂廚師等各種崗位拿出來提供給了社區。51歲的社區居民孫濤成為受益居民之一,他特別感謝“舒心就業”進社區,說沒想到自己不出家門就在社區的介紹下找到了工作,最滿意的是“上班步行距離隻需要五分鐘”。律所高級合作人崔曾平說:“社區介紹來的人知根知底,穩定性好,人也踏實,我們用著放心。”

“舒心就業”進社區,達成了求職者、用人單位和公共服務部門三方滿意,居民在“家門口”就得到了“送上門”的就業服務,企業招聘也更加順暢、高效,人社部門則實現了網上申報、線上受理、不見面審批,服務質量、效率齊提升。

體現了沈陽就業工作的人本精神和人文思想

2021年8月,在踐行“兩鄰”理念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沈陽市首次提出打造“舒心就業”品牌。就業前面加上“舒心”一詞,充分體現了沈陽就業工作的人本精神和人文思想,是對我國高質量充分就業理念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來,沈陽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踐行“兩鄰”理念,促進舒心就業民生工程與社區基層治理有效融合,推動就業工作重心下移、業務下沉、服務下延、政策直達,在全市打造具備示范引領作用的舒心就業示范社區,計劃在三年內實現舒心就業社區全覆蓋。以獲批國家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為契機,錨定需求端,強化供給側,優化平台服務,暢通供需對接的社區就業微循環,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家門口”就業服務,切實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

將“舒心就業”品牌在社區真正做起來、立起來

今年,為進一步強化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沈陽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圍開展社區就業大集援助專項行動,通過整合各類社會資源集中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讓需者有其業”,通過局領導分區包片督導,推動區域高質量充分就業,通過創新民生服務實踐,助力社會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將“舒心就業”品牌在社區真正做起來、立起來。

實施困難群體就業

幫扶暖心工程圍繞社區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需求,指導社區提供公共就業服務。2023年面向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服務全覆蓋,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5萬人﹔2024年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5萬人﹔2025年實現有就業意願的新增就業困難人員動態清零。

實施社區就業

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組織推動就業服務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區,提升社區就業服務能力,實現就業服務信息化、制度化、專業化、標准化。2023年打造129個舒心就業示范社區,並實現自助終端設備配備全覆蓋,同時向社區投放崗位不少於10萬個﹔2024年舒心就業社區達標率不低於50%,同時向社區投放崗位不少於12萬個﹔2025年向社區投放崗位不少於15萬個,實現舒心就業社區全覆蓋。

實施基層就業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指導各區、縣(市)加強社區就業服務平台建設,做到管理、機構、職能、場地建設到位。2023年拿出不少於40%新招錄高校畢業生的基層服務崗位用於下沉社區﹔2024年拿出不少於40%新招錄高校畢業生的基層服務崗位用於下沉社區﹔2025年拿出不少於60%新招錄高校畢業生的基層服務崗位用於下沉社區。

促進舒心就業

民生工程與基層治理

有效融合組建1.4萬名社區專職網格員和198名就業專屬網格員從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全市完成建設448個舒心就業社區(村屯),提煉30個社區就業服務法,以“送政策、送資源、送業務、送幫扶、送保障”常態化五送形式,打造20個就業服務包。通過發揮“黨建+就業+基層治理”效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2022-2024年,沈陽市連續三年在全省就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績考核中排名第一。2024年,智聯招聘聯合北大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評選沈陽市為“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2024年1月,遼寧省人社廳出台《關於在全省加快推動“舒心就業”服務進基層的實施意見》,在全省推廣以“舒心就業”等為代表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模式經驗。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