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前10個月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戶

“這款超聲波燃氣表具實現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計量,不僅能夠有效保証燃氣安全,還有著降本增效的作用。”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多家“小巨人”企業攜新科技、新產品亮相丹東展區,遼寧思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總裁袁鳴霞向嘉賓介紹。
近年來,丹東市堅持“工業強市”理念,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形成了儀器儀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培育出一大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中國陀飛輪手表、中國第一塊智能IC卡燃氣表、國內首創海洋微塑料前處理及檢測技術、中國第一台渦輪增壓器、國內獨家生產精密微型片式可調電阻……這些“小巨人”展現了丹東“專、精、特、新”金字招牌。
今年是我省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丹東市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扎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積極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全面振興攻堅之年的攻堅之戰。1月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位居全省第二﹔高技術制造業佔比14.5%,位居全省第一,實現量、質雙提升。
尤其是今年以來丹東市優質企業競相發展。走進丹東市振興經濟開發區,企業車間有序運轉,一線工人各司其職……振興經濟開發區圍繞現代制造園、智慧服裝園、商貿物流園、精密智造園、浙商科技園,打造“園區中的園區”“金牌園區”,以“小個體”聚集“大整體”,以“園中園”補強“鏈中鏈”,吸引“鏈主型”企業入駐,促進優質資源集聚。
窺一斑而知全貌。今年前10個月,丹東市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戶、創新型中小企業17戶,累計認定數量均位居全省前五。新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戶。新增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137個,規模以上企業“上雲上平台”率達到82.5%。海合谷、威科特瑞入選省5G工廠試點,高新區入選省級“5G+工業互聯網”融合先導區試點,丹東通博集團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選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
此時,雖已進入初冬時節,但在丹東,隨處可見抓發展、求突破、促振興的生動場景: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建設者搶工期、趕進度﹔廠房車間裡,機器轟鳴,生產線一片忙碌。
工業是丹東市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所在。丹東市政府與國家頂級智庫賽迪研究院簽署推進新型工業化戰略合作協議,形成丹東市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重點產業圖譜,一體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勢產業鞏固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謀劃布局。
不僅如此,丹東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為丹東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創建和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智力支撐,組織移動公司、聯通公司、華為公司成立7支隊伍,調研企業618家,向企業提出數字化轉型診斷建議442個,為全市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良好基礎。全面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智量”“含新量”“含綠量”,丹東市產業向新,質量向優,增長向“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