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崗”“鑽石策”!沈陽集聚“專技人才”113萬

10月24日,“申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在位於遼寧沈陽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正式拉開帷幕。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截至目前,沈陽市培育集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達113萬人,其中高級職稱21.1萬人﹔現有技能人才9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9.5萬人。
據了解,沈陽市委、市政府提出“C(Centre)才”理念,讓人才上C位、做主角、當主力,以真金白銀的“黃金崗”和真心誠意的“鑽石策”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服務人才。2023年,遼寧人口淨增8.5萬人,其中沈陽人口貢獻5.8萬人。去年,沈陽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16萬人,其中外地9.46萬人。今年5月份,沈陽市組織“2024博士沈陽行”活動,吸引來自全國192個城市6860名博士報名,目前已有855名博士成功落地沈陽。
圍繞深入推進新時代人才振興,沈陽持續優化升級完善“興沈英才計劃”,圍繞三個方面給予人才支持。聚焦高層次科技人才給予政策支持。鼓勵高層次科技人才進行科技攻關。給予ABC類人才7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的科研經費,5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的獎勵資助,以及相應的購房補貼﹔聚焦10個重點產業集群進行重點扶持。對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培養的優秀工程師,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勵﹔對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雙元制”校企合作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聚焦人才實際需求解決后顧之憂。堅持“精心、精細、精准”為各類人才提供真誠周到服務。
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人才吸引力的關鍵影響因素,結合人才“興業”與“宜居”兩大需求,該局還系統建立沈陽市人才吸引力指數模型,構建“產業人才吸引指數”和“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其中,產業人才吸引指數,由產業人才支撐指數、產業人才集聚指數、產業人才匹配指數組成。“城市人才生態指數”由經濟發展水平指數、人才發展空間指數、人才政策環境指數組成。經研判,沈陽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高端裝備產業、航空航天產業在高層次人才和鏈主企業集聚質量方面排名靠前,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的人才滿足率和人才保留率均較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在人才區域集聚質量方面表現較好,在人才待遇保障和人才發展空間方面排名領先。
另據了解,當日開幕的大賽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器人分會、中國宇航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中國自動化學會共融機器人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東北大學、沈陽市委組織部、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承辦。共吸引來自全國186所研究生培養單位的1081支隊伍報名參賽,最終9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26項作品入圍總決賽。大賽大賽參賽人數創歷屆新高,充分展現了全國高校在機器人創新設計研究領域的科研活力和創新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