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渾太山水工程”完成生態保護修復近900平方公裡

近日,財政部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公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的通知》,我省的撫順西露天礦坑生態修復項目、遼河口濕地北部區域生態恢復項目入選,這兩個項目均為我省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重要子項目。
2021年,我省申報的《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方案》被列為“十四五”期間國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布設7個生態修復單元對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態要素開展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計劃完成生態保護修復總面積871.76平方公裡,總投資52.1億元。
近年來,以“美麗遼寧”建設為引領,我省大力推進實施“遼渾太山水工程”,出台《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並聘請省級專業技術核查單位和審計事務所對工程進展進行現場核查,及時發現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督促其盡快整改。同時,我省成立省、市、縣三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工作推進專班,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截至目前,“遼渾太山水工程”已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899.27平方公裡,其中礦山生態修復19.17平方公裡、濕地修復267.35公頃、河道修復286.24公裡、林草等植被生態復綠2419.6公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195.3公頃、水土流失治理2328.31公頃。通過工程實施,取得了系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實施區域內存在的水源涵養能力下降、礦山地質環境嚴重破壞、農產品提供區生態服務功能下降等生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鬆材線虫病防治、地質災害防治等問題得到良好改善,河流和濕地的污染負荷明顯減輕,生物多樣性、碳匯能力明顯提高。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推進“遼渾太山水工程”剩余項目按期完工,積極完成省級竣工核查和省級驗收。同時,積極組織申報遼西北防沙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爭取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的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