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一座城的名義,致敬企業家。
11月1日,營口民營企業家將迎來他們的專屬節日——第四個“民營企業家日”。
貢獻67.7%的固定資產投資、72%的稅收、81%的地區生產總值和90%的就業——這是2023年營口民營經濟交出的成績單。營口市通過設立“民營企業家日”,表明一種態度、發出一種號召、營造一種環境,助推營口創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標杆城市,打造企業家的盛產地、成長地、向往地。
今年以來,營口市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奮進姿態打響攻堅之年攻堅之戰。政府助力、企業發力,攻堅之戰中,政企在雙向奔赴中實現雙贏,在攜手同行中澎湃出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力。
暖心實招
打造重商親商環境
民營經濟是典型的“候鳥經濟”,哪裡發展環境好,就往哪裡“飛”。
截至目前,營口市經營主體總量突破30萬戶,其中民營經濟經營主體佔比達96.9%,每7.5個營口人就有1個是老板。營口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工商聯評為東北地區民營化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在營口遼河經濟開發區十余平方公裡的地域內,集結了近500家企業。遼寧希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艷朝告訴記者:“入駐開發區14年,產值增長了30多倍。一個廠區的產能不夠用了,就在附近新建一個,總共建了4個廠區。”
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我國集成電路設備關鍵零部件龍頭企業,挺進光刻機制造“新賽道”,希泰的成長之路,背后是對遼河經濟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投下的“信任票”。
2013年,遼寧大紅德鄰食品有限公司從外地搬遷至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此后便不斷上項目、擴產能。今年初,投資10億元、年產20萬噸的數字化速凍食品智能生產項目還差一張許可証沒辦。“市場不等人,我想過了年就開工。”接到企業訴求,產業基地組建專班,僅用14天就辦好所有手續,項目得以在大年初三順利開工。
“當時都快過年了,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想到工作專班加班加點地干,有時連水都顧不上喝,讓人特別感動。”大紅德鄰董事長楊宇動情地說。
營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尊商、重商、親商氛圍,讓民營企業家投資營口、愛上營口。
2021年,營口以立法形式,將每年11月1日定為“民營企業家日”。今年以來,《營口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實施細則》《營口市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相繼出台,提出六大方面30項具體舉措,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和民營企業家財產安全、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和底氣提供有力支持,初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營口特色的政策體系。
傾力幫扶
助力民企攻堅克難
讓每個企業、每位企業家都能在營口投資安心、辦事順心、創業舒心,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老邊區一家生產鋼結構的企業和一家生產水泵的企業門對門,水泵廠從某市購置的材料,就是當天鋼結構廠發送到該市的,材料還沒來得及卸車,又被水泵廠買了回來……
這一事例直接催生營口一項創新舉措——近採近銷近創,通過共享共贏,幫助民企降本增效。
大紅德鄰過去有6類產品從外地採購,運輸成本巨大,后來在營口市委統戰部、營口市農業農村局牽線搭橋下,與本地肉雞屠宰企業——營口耘墾牧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每天可為大紅德鄰節省運輸成本3000多元。
而在遼寧金天馬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與其合作的上下游本土企業多達數十家,大部分集中在金天馬所在的營口遼河經濟開發區。
“政府為媒,幫企業抱團取暖、合作共贏。”營口市委統戰部經濟科科長翁宜敬介紹,去年,營口市有800余家域內企業實現19個方面的資源要素共享,合作金額約50億元,合作開發新產品30余種。
今年以來,營口市梳理出358家域內民營企業供需清單,召開16場資源對接會、1場專場對接會,為172家企業搭建域內外對接平台,實現上下游產業鏈、設備、人才等方面的資源要素共享。
在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營口市設立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和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范工作專班,在全省率先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創新性組建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逐步形成完善、成熟的服務保障體系。
如今,說起本地企業,營口的干部會說“我服務的企業”,而不再是“我管的企業”。在支持服務過程中,營口市突出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扎實推進“雙進雙促”專項行動,做大做強“項目管家”幫扶制度,領導干部帶頭進園區、下企業,“點對點”“面對面”幫助企業解難題,讓企業家有更多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
獲評“2023(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三次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后,今年再度入圍候選城市名單﹔外界對營口預期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此扎根成長。
鼓勵創新
助推民企轉型升級
制作一塊耐火磚需要多久?營口順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給出新答案:30秒。在成型車間,工作人員編輯好程序后,輕輕按下一個按鍵,一個個機械手臂開始靈巧地上下翻飛,完成投料、定型、成型等工序,不一會兒,耐火磚便制作完成。
據生產總經理金柱介紹,企業依托5G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60%以上人工成本。
營口市引導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兩端發力、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試點示范項目。其中,有國家級15項,包括5G工廠、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省級72項,包括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綠色工廠等。通過試點示范引領,加速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從降低要素成本到制度保障,從金融改革到鼓勵創新,營口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釋放創新活力,今年以來,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大項目爭相入駐,大量實干型企業家扎根營口。
營口民營經濟披荊斬棘、向陽而生,為營口全面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沖刺四季度、打贏攻堅戰,營口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動民營經濟從粗放分散型向集約集聚轉變,從產業鏈初端向高附加值延伸,從傳統運營機制邁向現代企業制度,努力把民營經濟打造成營口的“金名片”,為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更多成功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