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堡核電項目兩種機型、四台機組建設正酣

秋日,葫蘆島興城市徐大堡鎮外,我省“十四五”期間投資建設的最大清潔能源項目、有我國“最北端核電基地”之稱的徐大堡核電站項目建設正酣。
項目3號機組核反應堆廠房內,距平台48米高的穹頂下,一座環行橋式起重機正在吊運重型設備。“目前3號機組主設備已基本到場,核反應堆核壓力容器也已經就位。”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處綜合二科負責人楊陽介紹。
站在3號機組的平台上遠望,4號機組的穹頂十分醒目。“6月我們完成了4號機組的穹頂吊裝,目前這個核島也實現了環吊可用。”公司項目控制處副處長李策說。
環吊,是環行橋式起重機的俗稱。在核電站建設中,啟用核環吊意味著核電站建設進入了設備安裝階段,往往是建設階段的轉變標志,也是確保后續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步驟。
徐大堡核電項目按6台百萬千瓦級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6台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760萬千瓦,總投資超千億元人民幣,在國家能源戰略規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因而備受各界關注。
2023年7月25日,3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2023年11月15日,1號機組開工﹔2024年6月19日,4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2024年7月17日,2號機組開工﹔目前,5號、6號機組正在開展項目建議書的修編工作。
成立於2009年3月的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前期開發、建設和運營。在公司董事長陳勁看來,近兩年,徐大堡核電項目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刻,趕上遼寧全面振興、央地合作向縱深推進的好時機,大家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形成了推動發展的合力。”陳勁說。
在項目現場,葫蘆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市能源局局長王國光講起市直相關部門深入項目一線,“面對面”提供服務取得的成效時也很自豪,他說:“我們把徐大堡核電項目作為全市‘百日攻堅’項目的重中之重,協調解決項目環評、用地、用海、用能等各類問題,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全力推進項目的建設進度。”
全省沖刺四季度打贏攻堅戰動員部署會的召開,為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再度吹響了沖鋒的號角。“按計劃,徐大堡核電1號-4號機組將於2027年開始陸續投產發電。屆時,企業發展將與地區規劃相契合,為地區提供低碳清潔可靠的電力、熱源。目前,各方建設者正全力推進項目進度。”葫蘆島興城市副市長蔡立生介紹,徐大堡核電廠6台機組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提供540億千瓦時以上的清潔電力,年節約燃煤約192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670萬噸,相當於36萬公頃森林1年的吸收量。
央地雙方的合力,正為地區經濟發展裝上“綠色”引擎,為未來提供更大的“核”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