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遼寧文旅市場全線飄紅

國慶節假期,我省以“文化惠民生 旅游促消費”為主線,整合優質資源,優化文旅服務,搶抓“消費季”,奮戰“黃金周”,拉動遼寧文旅市場人氣熱度持續攀升,全線飄紅。據統計,全省共接待游客5597.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5.5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8.1%。
聚焦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文旅攻堅之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假日生活需要,省文化和旅游廳精心部署,推出“暢游山海 歡樂華誕——2024遼寧省金秋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等系列促消費活動160余項,舉辦遼寧秋季旅游主題推介會,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統籌全省各地舉辦文化藝術、群眾文化、非遺、文博等各類活動600余場。
假期裡,各地盛裝迎國慶,家國情助力紅色旅游。沈陽、大連推出愛國主義紅色旅游線路。遼沈戰役紀念館作為錦州市的標志性紅色景點,舉辦了“唱響贊歌 祝福祖國”主題活動,推出一系列社教研學活動。遼陽古城、鐵嶺玉皇閣匯聚片片“中國紅”,用實際行動向祖國深情告白。
針對國慶節假日文旅消費特點,各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並發放消費券等消費補貼3756.6萬元。沈陽開通國慶節9條免費直通車,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暖心的出游服務。大連、遼陽、葫蘆島等地協同各旅游企業,推出景區延時服務和門票優惠活動。丹東發布假期全城美食地圖,引導游客開啟美食之旅。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啟動惠民觀影活動,發放1200萬元消費券,帶動“跟著電影游遼寧”。
假期裡,一系列文化活動讓歷史的韻味與現代的氣息交織相融,讓游人感受到遼寧文化的魅力與溫度。全省博物館通過延長開館時間、科學調流、優化服務等方式迎接八方來客,假日期間共接待觀眾233.6萬人次。遼寧省博物館推出“山海有情 天遼地寧——‘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文物圖片展”等8個臨時展覽,國寶古畫《瑞鶴圖》吸引眾多外地游客專程奔赴。沈陽丁香湖央視秋晚主舞台、方城文化旅游區、沈陽故宮、張學良舊居等場所人聲鼎沸。營口舉辦國潮文化周,烏龍劇團、非遺演藝、電競動漫等活動吸引大批年輕人聚集。
假期裡,人們在青山綠水間賞楓觀紅,盡享金秋之樂。第十八屆本溪(國際)楓葉節暨“國楓溪游”大型古風沉浸式文藝演出等活動讓本溪熱度一路走高。撫順三塊石、丹東天橋溝、錦州岩井寺、阜新海棠山、朝陽大黑山分別舉辦楓葉文化旅游節。大連金石灘槳板挑戰賽、錦州閭山登山賽、朝陽全國群眾登山徒步健身大會,記錄運動帶來快樂的精彩瞬間。
鄉村縣域游吸引眾多游客盡賞遼寧壯觀山海、品味關東風情。遼寧文旅串聯遼西“食香墨韻 豐饒廩倉”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踱步於錦州虎溪民俗文化村、朝陽建平縣、阜新佛寺村,可以透過特色佳肴觸摸當地的風土人情。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河口村推出首條“音樂公路”,沈陽推出12條金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鞍山“岫岩晒秋節”展現農村淳厚的風土民情以及農民豐收的成果和喜悅。葫蘆島興城首屆溫泉集市涵蓋了文旅體農商五大板塊內容。
夜經濟構筑消費新場景,將游客“流量”轉化為“留量”。沈陽中街、老北市景區作為央視秋晚取景地,吸引數十萬游客前來打卡。大連長興島金秋國慶音樂篝火晚會海岸煙花秀極光之夜盛大啟幕。朝陽喀左浴龍谷旅游度假區舉行主題燈展,其中包括非遺打鐵花表演、煙花秀、放河燈等項目。盤錦打造金帛灘慶十一音樂篝火海岸派對。阜新舉辦露營地“千人研學嘉年華”,圍繞非遺與科學普及、戶外與農耕體驗等主題,開創“露營+研學”的全新體驗場景。遼陽濱河夜市舉辦金秋文化旅游消費季系列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