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頭條

活力沈陽——沈陽人才工作綜述之二

湯龍
2024年09月26日08:23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今年1-8月,沈陽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20.5%,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1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30.8%,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6.1%。

這一組上揚的數據背后,是各類人才創造力的競相迸發和聰明才智的充分涌流。

人才是城市活力之源。2023年沈陽市吸引高校畢業生16萬名,其中博士生1218名,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從“人才淨流出”到“集聚回流”的轉變。

2023東北亞(沈陽)人才交流大會上,2.2萬名青年人才入場擇優選取崗位。人民網記者 尹柏寒攝

2023東北亞(沈陽)人才交流大會上,2.2萬名青年人才入場擇優選取崗位。人民網記者 尹柏寒攝

如今,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是大勢所趨,更是城市核心競爭力所在,人才工作也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沈陽市在年初召開的人才工作會議上就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評價機制、消除流動壁壘、健全激勵措施,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人才活力決定著城市活力,人才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今年開展的第二屆“博士沈陽行”活動中,720名博士簽約沈陽,這個數字是去年的近2倍。

工作中的范三鵬。鐵西區委宣傳部供圖

工作中的范三鵬。鐵西區委宣傳部供圖

“選擇沈陽、扎根鐵西,是我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實驗小組科研人員范三鵬告訴記者。2022年他畢業於沈陽藥科大學,獲得中藥學博士學位。從大學到博士這10年間,范三鵬對沈陽這片熱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於是在2023年首屆“博士沈陽行”活動中,他決定扎根沈陽三生制藥。

產業是人才引進的“蓄水池”,人才更是產業發展的“加速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范三鵬幫助企業實驗小組推進mRNA和CAR-T項目的工作,並協助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一項基因申請,邁出科研事業上的第一步。

和范三鵬一樣,通過首屆“博士沈陽行”留在沈陽的任騰,也實現了個人的“騰飛”——去年簽約沈陽工業大學,在“雙碳”背景下面向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任騰提出了一種新型空壓機節能方法,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還獲批碩士生導師資格。

任騰的“騰飛”,不僅源自他個人的實力,更是源自沈陽市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沈陽探索的人才評價改革,破除“四唯”問題,堅持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評價人才。充分放權鬆綁,結合“行業評審+市場評價”,向304家企事業單位下放人才自主認定權,目前已自主認定人才615名,全市認定人才總量達到14280名。

前不久召開的新時代沈陽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會議上再次提出,要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薪酬制度試點改革,推進人才交流合作,讓各類人才在沈陽放開手腳闖出一片新天地。

一流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長的舞台、發展的空間。針對現實需求,沈陽市還針對高層次人才、海外人才等不同類型人才,出台靶向精准的政策。聚焦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10個重點產業集群,編制發布急需緊缺人才目錄,“鏈主”企業自主確定獎勵人選,實現政策免申即享、直達直辦,2023年兌現人才政策資金近15億元。

體制順、體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在沈陽市不斷給各類人才“鬆綁”的同時,創新主體的活力也得到進一步激發。

坐落在渾南科技城的烯材科技(沈陽)有限公司,如今量產的100微米厚度石墨烯散熱膜已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企業總經理趙鉑介紹:“我們的核心團隊由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及全國領軍人才等組成。”

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納米碳基電子器件超淨實驗室內,孫東明與助手在查看試驗樣品數據。人民網記者 周頌雪攝

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納米碳基電子器件超淨實驗室內,孫東明與助手在查看試驗樣品數據。人民網記者 周頌雪攝

遼寧冷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創立未及3年,就已突破了工業級控溫芯片“卡脖子”問題,成為多家通訊領域上市頭部企業供應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具有強大的技術攻堅、技術識別能力,讓遼寧冷芯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遼寧冷芯聯合創始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通過幾年的努力,將遼寧冷芯打造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人才,是沈陽市振興發展過程中心心念念並孜孜以求的寶貴資源。從剛走出校門的博士,到“兩院”院士,各類人才的加入和賦能,不斷激發著沈陽的城市活力,而這樣的良性循環,靠的並不是一時之功、一事之力。

從2015年1.0版本的盛京人才戰略,到如今的“人才新政4.0”,從完善人才培養到改進人才評價從暢通人才流動到激勵人才發展……一項項制度舉措環環相扣,人才鏈、創業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越來越多的“千裡馬”馳騁在沈陽全面振興的火熱場景中。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