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文化教育

遼寧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藏北學子家門口

王笑梅
2024年08月30日08:42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精心挑選名師、名校長,帶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奔赴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近日,沈陽市沈河區教育專家團開啟為期8天的“送教進藏”活動。

這是一次區域基礎教育共研共進的交流之旅,也是一次促進民族團結的友誼之旅。教育專家克服進藏的身體不適,與當地校長、教師深入交流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共同研究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沈陽市沈河區教育局和那曲市教育局簽訂共建幫扶協議,助力那曲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聚焦當地所需,發揮遼寧所長。多年來,遼寧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口援藏工作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扛起教育援藏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全力扶助那曲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構建起從學前到職業教育學段全覆蓋的農牧區教育體系,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巨大轉變。

縮小城鄉辦學差距,讓學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多年來,遼寧省先后選派教育援藏干部人才7批次10人、“組團式”援藏教師及萬名支教計劃教師6批次105人來到雪域高原,有效緩解了那曲市師資力量緊缺情況。投入真金白銀,支援那曲市新建中小學、幼兒園等25所,新改擴建各類校舍5萬余平方米、運動場3座,新增校園活動器械260套等。開展“鄉村振興·科技助教”公益活動,捐贈AI智能教學平板電腦等信息化教學設備,惠及103所義務教育學校的8.6萬名學生。

統籌整合省內教育集團和區域學校力量,輻射帶動那曲市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為幫助當地教師盡快提高教學能力,遼寧省推出“以校包科”辦法,即那曲本地高中相關學科,每一科都安排遼寧省一兩個市級重點學校開展示范交流課、“一考三評”等活動,搭建起聽課、評課、說課、賽課、備課與研討平台,充分發揮援藏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組織西藏教師來遼跟崗學習,進一步強化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培訓。

落實“以省包校”機制,遼寧省對口支援的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成為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基地校,與沈陽市同澤高中成為“手拉手”友好學校。在各方幫助下,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2024年高考升學率由2016年的85%提升到99.43%,本科上線率由2016年的47.2%提升到86.04%,重本上線率由2016年的15.7%提升到41.13%,均創歷史新高,實現了“支援一所學校、示范一個地區、留下一支隊伍”的目標。

遼寧省充分利用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大力推動那曲市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簽署《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落實協議書》,加強對那曲地區職業院校支援建設,打造一批骨干特色專業,開展中職學生培養。成立援藏職業教育聯盟,共同在專業共建、師資交流、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如今,已累計培養機械加工類、交通運輸類、畜牧類等專業西藏中職生1800余人。

“繼續教育讓我可以邊工作邊學習,我要珍惜這個機會,不斷提升業務能力。”遼寧師范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嘎桑說。為解決那曲市干部、教師、醫護人員整體學歷較低問題,遼寧省協調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中國醫科大學3所高校,在那曲市設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2023年首次招收570人就讀在職本科教育。

青少年群體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在教育援藏過程中,遼寧省不僅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注重情感的交融、文化的浸潤,大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援藏工作中,遼寧省打造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手拉手夏令營、“苗圃計劃”等品牌活動,兩地中小學生手拉手結對7500對,多批青年學生到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省實驗中學等學校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並創造性開展“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把愛我中華、奮發向上的種子埋入每一名學生的心靈深處。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