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挺進“孤島”——建昌縣兩個失聯村庄的救援紀實

尹柏寒
2024年08月25日10:50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8月19日,遼寧西部地區遭遇持續性強降雨過程,葫蘆島市部分鄉鎮出現特大暴雨。20日凌晨,建昌縣、綏中縣部分鄉鎮發生險情,道路受損,電力通訊中斷,成為疾風驟雨中的“孤島”。

中國救援遼寧機動專業支隊於當天17時到達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政府,按照指揮部下達的命令,成立突擊隊,冒雨挺進通訊失聯的村子,摸清受災情況和村民安危。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特災處一級督導員王樹仁說:“這項工作非常艱巨,隻有我們能夠完成,也必須完成。”

他與中國救援遼寧機動專業支隊支隊長郭利、副支隊長王志杰一同帶領突擊隊,攜帶無人機、衛星電話等通訊設備,分別深入受災最重的楊樹底下村和下坡子村。

“村民還在等著我們,必須得突進去”

“救援一隊前往楊樹底下村搜尋被困人員。”接到任務后,中國救援遼寧機動專業支隊支隊長郭利帶領12人組成的救援隊,向楊樹底下村進發。

8月20日18時05分,剛行進2公裡的救援一隊就被斷橋攔住了去路。湍急的茅河水將橋沖斷,河水中裹挾著石頭、斷裂的樹木、損毀的汽車零件,向下奔流而去。

“下車徒步前進,駕駛舟艇過河,我們必須要把舟艇帶進去。” 郭利看著眼前的狀況,決定帶領隊員們過河,同時也不能放棄會在轉移村民時使用的舟艇。根據經驗,中國救援遼寧機動專業支隊一級助理員侯忠雪判斷出舟艇過河的入水點、出水點,並規劃好了行駛路線。

救援人員計劃使用舟艇過河。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入水了!舟艇以45度的角度,駛向對面河岸。但是由於暴雨導致河水上漲,水流變得十分湍急,救援一隊的舟艇在水中無法靠邊。當舟艇行駛到淺灘時,侯忠雪當機立斷,派兩名隊員上岸拽住舟艇,幫助舟艇靠岸。

這個果斷的決定,幫助大家安全到達了河的對岸。下船后,侯忠雪發現,舟艇的槳葉已經損壞。

舟艇壞了,但是還要繼續前行。

22時30分,救援一隊到達楊樹底下村的村口,發現進村的道路已經被雨水沖毀。隻有過河,才能進村,湍急的河流又一次阻攔住了前進的道路。

“村民們還在等著我們,我們必須得突進去。” 郭利對隊員們說道。但是如何突進去?如何確保安全地突進去?這道難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

作為全省水域救援技術尖刀和“孵化器”,他們臨危不亂,沿著河道上下游仔細偵察情況,尋找安全渡河的方法。

終於,救援人員在河流水面上方發現一條被河水沖毀、倒在河面上的電線。經過科學研判和安全測試后,這根電線成為他們搭建過河“安全通道”的關鍵。

為了保証突擊隊員安全過河,他們採取“1+3”的救援方案,即“一人渡河三重保護”——渡河人員面對上游方向,雙手緊握繩橋向對岸緩慢移動,兩名隊員利用拋繩包與救生衣上的牛尾繩進行連接保護。一旦渡河失敗,一名隊員可在主繩上加一道繩索,做向量救援,作為第二道安全保障。“再在下游設置兩道拋繩包保護措施。”侯忠雪說。

至此,三道安全防線全部建立。

救援人員採取“1+3”方案成功渡河。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一個半小時后,一行12人全部安全到達河流對岸,進入楊樹底下村。

16小時徒步38公裡,挺進“孤島”

“在出發前,包括當地兩名向導在內的所有人,都對村裡當時的狀況沒有任何把握。前方指揮部要求我們第一時間了解並反饋災情的具體情況。”救援二隊12名救援人員在機動支隊副支隊長王志杰的帶領下,攜帶衛星電話、無人機、移動電源、繩包和個人保障物資,冒著大雨,前往下坡子村開展搜索營救任務。

由於暴雨沖毀了原本進村的道路和橋梁,救援人員隻能攜帶裝備器材徒步前行。

暴漲的河水沖斷道路。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18時57分,救援二隊首先到達梁家杖子村,經詢問了解到,村民已經全部撤離到安全地點,無人員被困和傷亡情況。

懸著的心終於踏實了一點。但救援人員沒有絲毫放鬆,抓緊搜尋下一個目標。

救援人員加快搜尋的步伐。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姜杖水溝、西河套、南窩鋪組、下坎子組、商杖子組、冷窩鋪組......在前往目的地下坡子村的途中,道路被湍急的水流沖毀,救援人員放棄原本的前進路線,嘗試著從樹林后面穿過,但發現還是無法前行,隻能回到主路,再次上山沿著鐵路繞行。“非常難走。每人負重將近二十公斤,水已經沒過膝蓋,還有淤泥,踩下去很難拔起腳。”機動支隊通信班班長王宇軒說。

泥濘不堪的山路。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救援人員雙腳發白。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救援人員頭頂滂沱大雨、腳陷積水淤泥,繞行近3公裡,終於在22時26分到達姜杖子村小馬營溝。

楊樹底下村搜救路線圖。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在夜色中,王宇軒借用村民家的小本子,將一條條搜救信息記錄下來。

780戶

3023人

1900人

......

王宇軒記錄的搜救信息。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21日1時59分,救援二隊終於到達下坡子村,於5時25分完成搜救任務,全村7個組480戶共計1510人全部疏散至安全地帶。

8時23分,救援二隊歷時近16小時,順利完成全部失聯村屯搜索營救任務后,將隨身攜帶的食品、水、藥品等應急物資留給有需要的村民,組織撤離。

21日1時48分,打通楊樹底下村與外界的第一個電話

“情況遠比想象中還要嚴重。”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特災處一級督導員王樹仁說。

在沒有通訊信號的情況下,能否第一時間將受災情況、路面狀況、人員信息傳遞出來,為前方指揮部提供研判依據、制定救援方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8月20日15時15分,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重型應急通信保障分隊由總隊信通處副處長魯鑫帶隊,出動6車19人,攜帶無人機7架,語音保障設備40余件套、圖傳保障設備40余件套、衛星類保障設備20余件套、綜合定位系統2套、單兵通信設備10余件套到達葫蘆島建昌消防大隊集結點,派出無人機偵察小組挺近災區進行偵察及制作全景漫游圖、災情前后對比圖,並及時完成建昌大隊前方指揮部搭建,恢復建昌大隊與總隊及國家消防救援局的通信鏈路。

為了確認楊樹底下村的實際情況,魯鑫派通信員崔程俊攜帶全向天線的衛星電話、單兵通信設備等器材,與救援一隊一同前往楊樹底下村進行前突偵查。

進村的道路已被沖斷。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在茅河岸邊,原本的橋梁、道路都已經被損毀,河面寬度已經將近50米。崔程俊保護好隨身攜帶的通訊設備,跟著救援人員一同冒險渡河。

救援人員涉水過河。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所有人的希望都在這一個電話上,無論什麼情況,我一定要把衛星電話送進去。”這個年輕的小伙子第一次參與涉水搜救任務,雖然有些害怕,但卻沒有絲毫的動搖。

8月21日1時48分,崔程俊打通了楊樹底下村與外界的第一通電話,王樹仁向前方指揮部匯報了村內具體情況以及村民安置情況。

王樹仁通過衛星電話匯報情況。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短短一通電話,架起了村子與外界聯通的“生命線”。

由於水深雨急,雲層厚重,衛星電話信號時有時無。崔程俊隻能努力尋找地勢稍高或者靠近鐵路軌道的位置,聯通衛星電話信號,以便將收集到的路況信息,尤其是村民安置情況第一時間傳回前方指揮部,為前方指揮部、當地政府提供了有效的救援研判依據。“我們雖然攜帶了電池和移動電源,但是不確定前方情況如何、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搜救任務,所以每打完一個電話就馬上關機,保存電量,確保能將后續的信息及時發送出去。”

22小時,50余通電話,不僅僅提供了救援的研判依據,更撫慰了千萬人的牽挂。

雨還在下。

救援人員帶回了楊樹底下村和下坡子村村民們一切平安的消息,也給村民們送來了希望和溫暖。

危難中的那抹“橙”,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

安置點的村民看到救援人員露出笑容,孩子向救援人員敬禮。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供圖

(責編:尹柏寒、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