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人民日報看遼寧

人民日報副刊 | 喀左白音愛裡村:有故事的村庄

車承金
2024年07月24日09: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有故事的村庄

  結識白音愛裡村,源於一套書:《喀左·東蒙民間故事》。此書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喀左東蒙民間故事本身又是國家級非遺。這讓我對故事的主要傳承地之一——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白音愛裡村無比好奇,決心去一探究竟。

  駕車來到村裡,一下車就被濃濃的民間故事氣息圍裹了起來。行走在村庄道路上,牆上畫有各種圖案,摔跤、射箭、騎馬、花草、樹木、動物……構圖雖簡單,卻栩栩如生,色澤艷麗,像是在舉辦一場露天美術展。

  我在一組寫著“烏龜報恩”的畫面前駐足。正端詳,一中年男子走過來與我搭話。男子姓白。老白說,這組圖是根據村裡寶顏巴圖老人講的故事畫的,大意是:紀家阿爸救助了一隻受傷的烏龜,夜裡阿爸夢見烏龜化作人來找他,讓他買下河灘地,阿爸照做了。后來河灘地積了厚厚淤泥成為良田,從此紀家過上好日子。這是個報恩的故事,也有愛護動物的意思在裡面。

  老白不無自豪地說:“村子裡牆上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典故,都有教育意義。”把故事畫在牆上,既傳承了民間故事,又讓傳統美德滲透到村裡人的骨子裡,可謂一舉多得。看得出,村子在保護和傳承民間故事上動了一番心思。我在心裡為白音愛裡村豎起大拇指。

  此行我最想見的“故事家”,便是老白提到的寶顏巴圖。《喀左·東蒙民間故事》為他講的故事單獨列了一卷。一個人能講這麼多故事,著實令人敬佩。非常幸運,寶顏巴圖老人正好在家。見我們進來,熱情地沏茶倒水。“您肚子裡咋有這麼多的故事?”我開門見山。老人笑著說:“小時候我就喜歡聽故事,家族裡一位奶奶和楚赫阿爹都會講故事,我一有空就黏著他們。聽完故事,怕忘了,我就給小朋友們講,一遍、兩遍……講的次數多了,就記在了心裡。”臨別時,老人為我唱了《祝酒歌》,我從歌聲裡聽出了飽滿的情感和歲月的積澱。

  從寶顏巴圖家出來,公路對面的小賣店門口坐著爺孫倆,老的七十來歲,小的六七歲。我湊過去打招呼,說:“小朋友,你會講故事嗎?”男孩看了看我,說:“我給你講兔子和狐狸的故事吧!”“好!好!”我連連拍手,找地方坐下聽男孩講起來。

  “兔子和狐狸是好朋友,有一天見一個人挎著筐走過來……”一開始,男孩低著頭,有點拘謹,講著講著聲音大了,手裡還不時比劃,很是繪聲繪色。我問他能講多少個故事?他說能講二十多個,還有小伙伴能講三十多個呢。我心裡嘖嘖稱奇:剛剛是七八十歲的老人,現在又是六七歲的孩子,這個村裡果真是人人都能講故事。可以說,講故事,聽故事,已融入村裡人的生活。即便是這種大人孩子間口耳相傳的講述,在不斷傳承積澱后,也具有了非同一般的價值。

  夜深了,喧囂一天的白音愛裡村靜了下來。農家小院的一盞盞燈光相繼熄滅,牆壁上的畫中人與村裡人一起進入了夢鄉……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