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摘“金菊”全國領先 遼寧雜技實力盡顯
6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滑稽比賽在深圳落幕,沈陽雜技演藝集團大型魔術節目《拯救者·越域》和大連雜技團魔術節目《光》,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中國雜技最高獎金菊獎。這是沈陽雜技演藝集團、大連雜技團繼在第十一屆中國雜技全國比賽摘得兩朵“金菊”后,又一次站在中國雜技的最高領獎台上。此次,全國共產生10朵“金菊”,遼寧摘得兩朵,成績全國領先,既充分顯示了遼寧雜技大省的深厚底蘊與實力,也為繁榮我國雜技事業貢獻了遼寧力量。
3D打印和光影技術融合
讓“移形換影”時尚前衛
《拯救者·越域》和《光》 問鼎金菊獎,是我省雜技以超前的創作理念、卓越的藝術表現,在雜技藝術創新上又達到了新的高度。作為中國雜技界的最高獎,金菊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雜技家協會聯合設立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本屆比賽共有23家團體的54個魔術節目和19個滑稽節目報名參賽,參賽選手中80后、90后、00后佔較大比例。最終,24個魔術節目及9個滑稽節目入圍決賽,10個節目獲獎。
此次沈陽雜技演藝集團大型魔術節目《拯救者·越域》奪得金菊獎,是沈陽雜技演藝集團繼雜技節目《雙人升降軟鋼絲》在第十一屆中國雜技全國比賽“摘菊”后又一次喜獲金菊獎,更是實現了沈陽雜技在魔術藝術上“零”的突破,開創了沈陽雜技的歷史先河。
《拯救者·越域》是一部集跨界融合與高新科技於一身的大型舞台魔術節目。表演中,9名演員巧妙地運用手彩, 將3D打印、AI及芯片技術與光影相結合,借助大型舞台道具,讓傳統“移形換影”魔術呈現出了時尚前衛的表演形態,展現了創意與技術的完美融合,為魔術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視覺震撼和驚奇的觀賞體驗。
在深圳歡樂谷的歡樂劇場,觀眾們掩飾不住對《拯救者·越域》的喜愛。深圳觀眾饒欠林對記者說:“沈陽雜技團的魔術節目新穎、大氣、神秘,既有魔術的特性,又不失藝術性,拿金菊獎是實至名歸。”
《拯救者·越域》以大膽的編排和震撼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個科技氣息濃厚的未來世界,新材料、高科技芯片的使用更是催生了一批科技含量與藝術美感兼具的魔術新道具。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沈陽雜技的創新、發展一直在路上。此次沈陽雜技演藝集團入圍決賽的還有滑稽節目《睛·鳥》。
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安寧說:“魔術節目《拯救者·越域》這次拿到金菊獎是歷史性的突破。過去沈陽雜技沒有魔術和滑稽節目參賽,這是第一次。這次參賽的滑稽節目《睛·鳥》也備受好評。”
“蠟燭快速變色”技術
全國首創
同沈陽雜技演藝集團一樣,大連雜技團也一直走在創新之路上。此次大連雜技團有魔術節目《光》、滑稽節目《行行行清潔隊》兩個節目入圍決賽。
金菊獎獲獎作品《光》,以其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技巧,贏得了現場觀眾和評委們的青睞。舞台上,《光》以“蠟燭”作為主要表演手段,展現了一系列令人驚嘆的魔術效果。其中,“1根蠟燭慢慢消失,再出現4根蠟燭拼成鏡框”“蠟燭分裂”“蠟燭快速變色”等技術,都是全國首創並首次在魔術舞台上亮相,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大連雜技團總監楊劍勝說,除了“蠟燭”的創新,節目還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傳統的手彩魔術“頂針”。這一技術難度極大,多年來在舞台上鮮有出現,特別是女魔術師表演“頂針”技巧更是屈指可數。
魔術節目《光》的表演者魯明月,曾因雜技節目《蒲公英·遠方—蹬傘》獲得第十一屆金菊獎。“這次入圍的33個節目都相當厲害,比賽時很緊張,一上台自己的腿就在抖,演出驚心動魄,但很幸運結果是圓滿的。”魯明月說。
擎“新奇難美”大旗
遼寧雜技闊步走出去
《拯救者·越域》與《光》是承載著新時代遼寧雜技人傳承經典不斷創新、不斷追求的作品 。“中國雜技要想走出去、叫得響,首先要不斷創新,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令人驚嘆的舞台作品。”安寧說。
“新奇難美”是遼寧雜技一貫追求的傳統。早在20世紀50年代,沈陽雜技團首創“撩鉤子”技巧動作,中國高空雜技節目由此誕生。蔡少武首創的汽車“飛車走壁”和“環球飛車”,對全國各地發展飛車節目起到推動作用。近年來,沈陽雜技演藝集團更是以《天幻》《天幻II太陽鳥》《先聲》等17部雜技劇,傾情講好中國故事。《抬花轎》《單人高椅》《炫彩車技》等40多個雜技節目340余人次在國內外重大雜技比賽中獲獎。大連雜技團《大連女孩—車技》《流星》《胡桃夾子》《蒲公英·遠方—蹬傘》等多個雜技節目在國內外獲獎。
一場比賽摘得兩朵“金菊”,充分展示了遼寧雜技人永攀藝術高峰的責任擔當和使命追求。省文聯副主席林喦說,遼寧兩個魔術節目獲獎,體現了遼寧雜技界在表演和創作上的實力,也証明了我省雜技工作者在多年的表演、創作和實踐中緊扣時代主題,抓住魔術的精巧,結合科技和傳統技術創作出精品力作。這次獲獎是對他們表演、創作和實踐的一次檢驗,同時也是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添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