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人民日報看遼寧

遼寧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增強產業“含綠量” 提升發展“含金量”

胡婧怡 曹樹林 郝迎燦
2024年06月24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增強產業“含綠量” 提升發展“含金量”(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走進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歡喜嶺採油廠作業區,巨大的熔鹽儲罐高高聳立,電能在此轉化為熱能,制發出的高溫高壓蒸汽被注入地下。不遠處,一座座機械設備上下擺動,熔化后的稠油被源源不斷開採上來。

  “注汽相當於給凝固的稠油‘蒸桑拿’。過去我們要用天然氣燃燒加熱制發蒸汽,現在用電能轉化為熱能,不僅能消納谷電,保障電網安全,也能減少天然氣消耗,實現碳減排。”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王希友介紹。

  去年12月,遼河油田建成投產世界首座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半年多時間,該試驗站已消納谷電1140萬千瓦時,替代天然氣120萬立方米,實現碳減排2590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對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遼寧來說,綠色化轉型是必經之路,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機遇。近年來,遼寧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增強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

  “過去,熔鹽儲能技術沒有在油田注汽領域應用過。”王希友說。選什麼樣的熔鹽、如何實現熱交換、設計多大的蒸汽產生速率……面對技術空白,遼河油田專門組建攻關團隊,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試驗,形成了一系列適合稠油油田的電熱熔鹽儲能注汽工藝技術。

  遼河油田是遼寧培育壯大綠色增長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解決海水淡化高能耗技術難題,世界首台利用工業廢熱的大型低溫多效蒸發海水淡化裝置示范應用﹔攻克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技術,全球最大液流電池儲能電站並網投運……以創新為驅動,遼寧著力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2023年,遼寧聚焦節能降碳、減污降碳、循環經濟等重點方向,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50項,累計投入科研經費6050萬元。

  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鏈和供應鏈——

  5月底,中國船舶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17.5萬立方米大型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首制船順利出塢。目前大連造船廠手持LNG運輸船訂單數量達15艘。

  “圍繞‘雙碳’目標,我們的研發覆蓋了從新型替代燃料船、大型LNG運輸船,到海上碳封存裝備、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等海上綠色產業全鏈條。”大連造船廠民船開發室主任梅榮兵說。

  從“串珠成鏈”到“聚鏈成群”,綠色動力不斷加強。在大連,覆蓋氫氣制備、儲運、加注、應用整車整船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完全自主技術路線和各類型示范應用場景已初步形成﹔在盤錦,總投資837億元的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施工正酣,投產后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實現原油的充分開發利用……突出產業特色,遼寧深挖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市場潛能,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帶動輻射作用,強化產業鏈延展性與供應鏈韌性,提高全產業鏈綠色競爭力。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走進位於鞍山的鞍鋼礦山生態園,身處綠樹成蔭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這裡曾是岩石遍布、粉塵漫天的排岩場。

  “排岩場復墾,客土是稀缺資源﹔鐵礦生產加工,副產品鐵尾砂需要處理。二者相結合,讓廢棄排岩場變身花果飄香的礦山生態園,也讓位於吉林和河北的千畝鹽鹼荒地成為高產良田。”鞍鋼資源有限公司鞍山綜合服務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李輝說,“我們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出鐵尾砂土壤化利用、鐵尾砂改良劑制備、鐵尾砂微納米硅肥制備等技術,並拓展應用到鹽鹼地改良等領域,形成了新的綠色生產力。”

  近年來,遼寧不斷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產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截至目前,遼寧累計培育省級綠色制造單位575家、國家級綠色制造單位176家,“十四五”以來,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0.1%。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